每個爸媽都希望孩子能自動自發,不用提醒就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和行為,但這需要一項關鍵能力「自控力」。自控力是孩子自己就會長出來,還是需要爸媽刻意培養?為什麼不同年齡、不同氣質的孩子,表現差異會這麼大?
在本集「升級父母力」單元,我們邀請到身兼「媽媽」「教師」與「國小校長」的顏安秀校長,帶大家了解從幼兒到國小孩子的自控力發展脈絡,並分享實用的方法與練習策略,幫助孩子逐步學會自我管理。
想知道更多,歡迎點閱【自控力發展大揭密】專題!(連結待補)
節目名稱:從小養成自控力,讓孩子管得住自己
主 持 人:親子作家-碧安朵
專家來賓:《教出自控力》作者-顏安秀校長
(9/8上架)
本集節目重點
✅什麼是自控力?它跟自律有何不同?
✅為什麼自控力高的孩子,更能調整自己、適應社會?
✅自控力養成的兩大關鍵:意願與目標
✅幼兒期自控力訓練技巧:心理預期、轉移注意力、正向鼓勵
✅兒童期自控力訓練技巧:練習制定計劃、啟發內在動機、適時肯定
✅自控力也會減弱,如何讓孩子的自控力長久穩定?
收聽平台
APPLE KKBox Spotify SoundOn
顏校長在節目中為爸媽說明,自控力是孩子從內心出發、願意控制自己行為與思維的能力。孩子的自控力像肌肉,需要鍛鍊與累積;當孩子清楚自己的目標、一步步建立「我可以做到」的經驗,他將能學會規劃時間、管理情緒,從被動完成任務轉變成主動做好每件事。這不僅幫助孩子適應環境、獲得成就感,也能建立自我認同與自信。想知道如何讓孩子把自控力變成紮實的好習慣?快來收聽節目!
顏安秀校長給爸媽的提醒:
★現在少子化,父母都會幫孩子打點好很多事,但自控力其實間接等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在教學現場我們看到很多孩子不會轉抹布、不會掃地、不會整理自己的書包,孩子缺乏練習就沒有辦法內化做事的順序與時間感,也因此在學校沒有辦法掌握一些狀況,這是比較可惜的地方,建議爸媽要好好把握學齡前的階段養成。
★一個很清楚自己應該做什麼的孩子,會長出為自己規劃時間、體力跟期許的自控力,這樣的孩子在團體中會比較遊刃有餘,不僅適應力好,也較容易獲得成就感跟安全感。將來父母也可以比較放心,因為孩子會朝著自己的規劃目標前進。
★現在的教育其實已經轉型,讓孩子感覺幸福是學校的教育很重要的一環,不再只是灌輸知識,我們期待孩子可以喜歡自己,覺得「我是個很棒的人」、 「我是個有用的人」、「我是個有效能的人」,這樣才會帶來自我的幸福價值感。
✔加入信誼line好友,育兒新知不漏接
📩掌握孩子成長關鍵,免費訂閱0-8歲育兒電子報
👉歡迎聽友留言/許願/意見調查
來賓介紹:顏安秀校長
國小校長,教學年資超過25年。曾獲教育部教學卓越獎、特殊優良教師獎。身兼「媽媽」「教師」與「國小校長」角色,充分理解現代父母對孩子的期許與擔憂,常以「教育從家裡先啟動,更為深化而溫暖。」與家長互勉。透過FB粉專「顏安秀.素養旅行」及媒體教育平臺發表文章,是記錄孩子成長,也是期許自己成為政策與家長間的橋梁。著有《家庭裡的素養課》、《教出自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