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世代,孩子必修的自控力

自我控制力和孩子的日常生活、學習以及社會人際互動都有深遠的關係,它是一種影響一生的核心能力,包含自制力、延宕滿足、堅持性、自覺性,一起來認識自控力的內涵。



🎧Podcast推薦》從小養成自控力,讓孩子管得住自己

【自控力專題】告別脫序行為與拖延症 陪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文/信誼編輯群
諮詢/黃世琤︱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金瑞芝︱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

如果讓你家4歲孩子挑選,可立刻吃下1顆香香軟軟的棉花糖,或者忍耐1 5分鐘後,獲得2顆棉花糖,你覺得孩子會強忍住不吃,還是大口吃完後,還開心地舔舔手指頭?

這個與自控力(self-control)有關的「延宕滿足實驗」,是美國史丹佛大學在1980年代進行的經典研究。長達十多年的追蹤發現,當時能忍住不吃棉花糖的孩子,長大後在學習、工作和人際關係上都相對比較成功。

看完這個實驗,爸媽是否也好奇:自己的孩子能不能忍住誘惑?想幫助孩子培養自控力,就需要先了解它的內涵,以及對孩子發展的重要性。

自控力帶來的好處
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系黃世琤教授認為,從幼兒的發展角度來看,自我控制力和幼兒的日常生活、學習以及社會人際互動都有深遠的關係,它是一種影響一生的核心能力。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的金瑞芝副教授指出,「自控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它代表著幼兒已逐漸脫離自我中心,能依照情境或他人的需求去調控行為和情緒,以表現出合宜地行為舉止。

整體而言,培養自我控制力,可以為孩子帶來以下好處:

好處1 更易融入團體:
自控力高的幼兒能根據社會規範和情境需求來調節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相對較容易融入社會環境中。

好處2 更易交到朋友:
自控力高的幼兒較具有同理心,能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在學習和遊戲情境中,較易受到老師和同儕的歡迎。

好處3 學習和工作表現較佳:
自控力好的幼兒通常較善於預先計畫,加上能延宕滿足,因此在學習和工作表現上通常較佳。

好處4 情緒較穩定:
自控力高的孩子,性情通常較穩定,不怕嘗試、有耐性,挫折忍受度較高,有堅持度,即使失敗了也比較不會輕易放棄。

好處5 認知能力較好:
自控力高的孩子,通常較愛動腦、尋求策略以達成目標,所以普遍來說認知能力會較高,也比較善於解決問題。

自控力的4種面向
中國大陸專研自我控制力的楊麗珠和董光恒兩位學者,經過分析整理後,將幼兒自控力歸納為「自制力」、「延宕滿足」、「堅持性」和「自覺性」共四種內涵。黃世琤教授認為,以上分類已將自控力的可能性都涵括進去了。

對孩子來說,能抗拒眼前的誘惑(自制力),或能思考長遠的目標而忍住眼前的好處(延宕滿足),是很重要的能力;而再困難也告訴自己一定要完成(堅持性),甚至在沒有大人監督管控之下,孩子卻還能努力遵守約定或準則(自覺性),這些能力都是相當珍貴的生命品質,需要爸媽引導孩子慢慢地學習。
 
面向 內涵說明
自制力  能抑制直接、短期的欲望,控制衝動。
 如:快吃晚餐前看見愛吃的點心,能忍住不吃。
  延宕滿足    為了長遠目標,能放棄眼前可即時滿足的選擇。
 比如:在幼兒園表現好時可集點換禮物,為了集較多點數換大禮物,能耐心等待。
堅持性   在困難情境中,為達到某目標而能堅持不懈的行為。
 如:遇到難度高的拼圖,能堅持拼到好才停。
自覺性  在無人監督下,仍能依規定控制自我的行為和情緒。
 比如:沒有大人在,仍能遵守遊戲規則。

想知道更多自控力發展脈絡,歡迎參考【自控力專題】告別脫序行為與拖延症 陪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