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常見的耳鼻喉部問題

中耳炎、異物、鼻竇炎、哮吼以及喉部先天軟骨發育不良是嬰幼兒常見的呼吸系統問題,以上這些情形都是家長須小心防範的。

中耳炎
中耳炎是幼兒時期感冒常見的併發症,因為從咽部到中耳有條通道叫耳咽管,在幼兒時期比較平直,比較短,且開口呈開放性,在感冒或咽喉炎時病菌容易經由日咽管侵入中耳。造成急性中耳炎。隨著年齡的增加,耳咽管變長變窄,發生中耳炎的機會也逐漸減少。造成中耳炎常見的細菌有肺炎雙球菌、流行性感冒嗜血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等,此時病童會有耳痛、發燒。甚至耳朵流膿流水的症狀。較小的嬰幼兒不會講。只會哭鬧不安或一直接抓耳朵,此時應立刻帶到小兒科或耳鼻喉科看診,用抗生素治療10至14天,有些則需行鼓膜切開術讓膿流出,以減輕疼痛症狀。急性中耳炎若不治療或治療不完全,容易轉成,悽性中耳炎,常造成中耳積水,耳膜穿孔流膿。聽力受損,甚至併發乳突炎、腦膜炎等嚴重併發症。故父母不可忽視急性中耳炎的治療,一且發現小孩有耳痛或感冒一直發燒不退。都須考慮是否有急性中耳炎。要儘快帶給醫師診治。

異物
幼童由於好奇、好玩又不知危險性,常會把一些小東西如小珠子、小豆豆等塞進耳朵或鼻孔內,引起阻塞或發炎,有的幼童會講出來。可早些發現,請專門的耳鼻喉科醫師取出。但有些幼兒不會表達,常等到耳朵流膿或鼻涕呈膿狀,吃藥一直吃不好,才發現耳朵或鼻孔內有異物,甚至到須全身麻醉才能取出的地步。另外有些幼兒吃東西不小心被食物嗆到氣管或支氣管,會造成喘嗚聲,甚至窒息(需緊急處理),最常見的是花生米嗆到一側的支氣管內,造成像氣喘的喘鳴聲,常需靠有經驗的醫師才能診斷出來。並且需全身麻醉,用氣管鏡才能取出。以上這些情形都是家長須小心防範的。

鼻竇炎
一般的感冒。百分之八九十都是病毒感染,症狀大都只是流清鼻水、打喧嚷、鼻塞或咳嗽等。過敏性鼻炎的症狀亦類似,但有時會引起繼發性細菌感染,造成流膿鼻涕、鼻蓄膿、鼻塞、鼻涕倒流、發燒等情形。此時需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療7至10天,如果膿鼻涕一直末改善,則需考慮是否改用第二線的抗生素治療或甚至有鼻竇炎的可能性,鼻竇炎的治療常需更長的時間,可到三至四星期,有些慢性鼻竇炎甚至需手術治療,以清除鼻竇內的蓄膿。

哮吼
是一種因喉部阻塞而引起吸氣性喘鳴,聲音嘶啞、咳嗽聲變粗似狗吠,最重時可引起呼吸困難的症候群。引起哮吼之原因以感染性哮吼最常見,其他原因包括異物吸入、血管神經性水腫、喉部腫瘤、外傷、痙攣性哮喘等。

感染性哮吼
以病毒感染最常見(細菌性急性會厭炎則較少見但較危險),常發生於秋未冬初,以幼兒較多,常於半夜發作,常先有一至三天感冒的症狀。然後忽然聲音變嘶啞講不出話來,咳嗽聲變粗,像狗吠聲,嚴重時則出現喘鳴聲及呼吸困難情況。哮吼是小兒科的急症,應立刻帶去看醫師,有些只需拿藥或打一針就好,較嚴重的則需住院治療。

喉部先天軟骨發育不良
是引起嬰兒粗糙呼吸聲常見的原因,這些嬰兒在出生後幾天內會出現喘鳴聲,在吸氣時會有嗜雜的喔喔聲,胸骨隨吸氣而凹陷,在躁動不安時,症狀常更明顯。絕大多數的病例不需特別治療,約有6至24個月時會自動痊癒,少數較嚴重的病例或檢查發現有其他先天喉部畸形或腫瘤的病例,則需住院或手術治療。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