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尿床,一夜乾爽

文/丁綺文|小兒科專科醫師

人體貯存尿液的袋子是膀胱,在膀胱壁有一區肌肉收縮的時候能將膀胱容積縮小,擠出貯存在內的尿液,稱為「逼尿肌」。在袋子的出口,有一圈括約肌,它的收放,就像水庫閘門一樣,管制尿液外流。這兩種肌肉的相互配合,形成我們所了解的「排尿週期」,包括貯尿期和排出期。

排尿的年齡特徵
嬰兒大腦皮層尚未發展成熟,排尿週期由脊髓神經反射弧控制,膀胱漲了就解,沒有控制能力,所以全天都需要包尿布。到了2歲左右,孩子已經可以意識到膀胱脹滿的感覺,也知道要排尿,但還不能自我控制得很好,有些孩子可以白天不包尿布,但絕大部分孩子夜裡都會尿床。這是因為他們大腦皮層尚未連結完成,而且膀胱容量太小,無法撐過一夜。

直到3歲左右,幼兒才開始學會延後排尿,到了4歲自主意識掌控解尿的週期已臻成熟,不過仍有個別差異,平均而言,男孩比女孩稍晚。超過5歲如果每週尿床2次以上,應該向小兒科或泌尿科求診,以診斷是否有先天的泌尿道畸形,並給予適當的生活或行為建議。6足歲以上的兒童,如果仍然會尿床,才需要藥物治療。

為什麼孩子會持續尿床?
台灣地區統計,5歲以後15%小孩仍偶爾會尿床男生約為女生的1.5倍,尿床的比例其實不低。持續尿床的原因可能是:

膀胱容積小
大腦皮層發育延遲
遺傳因素(有人發現尿床基因)
睡眠比較深沉
心理因素(被處罰、受挫折)
泌尿器官異常
尿路感染
抗利尿荷爾蒙分泌異常

先做評估再對症治療
為了區分不同種類的尿床以對症治療,建議先做以下評估:

1、尿失禁或尿床
白天和晚上都會尿濕褲子,是尿失禁而非單純夜間遺尿。尿失禁與泌尿道結構異常或感染有關,應該檢驗尿液,並接受超音波掃描是否有水腎等泌尿系統畸形。

2、原發性或續發性尿床
自出生起到評估時,持續有尿床現象,稱為「原發性尿床」,大部分的單純夜尿屬於此類,和生理發育及行為發展有關。曾有六個月以上乾爽期,而後再出現尿床者,稱為「續發性尿床」,受後天因素影響較大,包括泌尿道感染、心理因素(例如被處罰、考試不理想、弟妹出生感覺受冷落等)。

最佳的治癒對策
常用的治療尿床方式,分為行為調整和藥物治療,雙管齊下,效果最好。

1、三種行為調整法
尿濕鬧鈴:在床單下放置感應器,尿濕鬧鈴即響,叫醒孩子。但是本國父母不忍心這樣嚇醒孩子,現今市面上已無這類尿床感應器販賣。

動機療法:對乾爽的行為正向加強,包括口頭讚美、物品獎賞,鼓勵孩子主動參與並承擔責任。這個方法應該與藥物治療併用。

膀胱訓練:尿床的孩子大多膀胱容量太小,稍稍撐大,就忍不住在深睡當中解出來。不妨利用白天訓練他多喝水,儘量延遲小解的間隔時間。

2、兩種常用治療藥物
抗利尿荷爾蒙:人體腦垂腺在夜間和缺水的情況下,自然分泌抗利尿荷爾蒙,使腎臟回收水分,尿液濃縮,減少尿量。尿床的孩子,在睡前使用此藥,治療成功率約為60%~70%。通常5歲以上就可以使用噴鼻劑型,7歲以上可吞食口服藥丸。由於它作用快速,可以臨時做為特殊狀況的短期治療,例如露營或外宿。

三環抗鬱劑:6歲以上開始使用,通常需治療三個月,再逐漸減量停藥。成功率50%~70%,副作用少,但是若過量誤食,有可能心律不整、痙攣,甚至死亡,不可不慎。

孩子的責任感是關鍵
從多年的臨床經驗中,發覺終結尿床的關鍵,在於建立孩子本身的責任感。通常可以很誠懇地告訴他「你不是故意尿床的,我相信你也想早一點克服這個討厭的麻煩。但是你一定要確實做到:晚飯以後不喝水,尤其不要喝可樂(含咖啡因會利尿),睡前一定把尿排乾淨,如果尿床了,要自己整理和清洗」。

假如需要用藥,也要求孩子自己去領藥,並按時服藥,跟他說「這是你的事,我知道你可以做得很好」。凡是專注地聽我說話,願意承擔責任的孩子,通常不久之後就不必再來求診,反觀那些目光遊移,左顧右盼的孩子,治療的效果就差多了。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