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母親都會抱怨︰「我家寶寶每天晚上睡覺前總要吵個不停,看他打哈欠、揉眼睛的樣子,知道他睏了,可是他就是說什麼也不肯上床去睡覺。」即使平常生活規律、睡覺時間固定的小孩,一旦家裡來了客人或發生不尋常的事情,也會藉故拖延,不願上床睡覺,為什麼呢?
1.好奇心作祟
年幼的孩子對外界事物充滿了好奇,他深怕睡覺以後看不到家人所做的事。任何人的一舉一動,對他來說都是新奇有趣的,他實在不願因為睡覺而錯過了。所以,母親與孩子因睡眠而起的爭戰便層出不窮了。
2.白天玩得過累或被強迫午睡
有些孩子不僅晚上不願睡覺,連中午的午睡也要和母親頑抗到底。可是,白天過度地玩樂與興奮,往往是晚上吵鬧不安或難以入睡的主要原因。有些母親擔心孩子體力消耗太多,希望藉著中午的小睡或晚上早點上床來恢復他的體力。
有些母親則是因為被孩子煩了一天,想早些送他去睡覺,實在自己也需要安靜和休息。但是,如果母親因不耐煩而採取強硬的態度,所得到的反應卻多半是負向的。
3.睡前的情緒不佳
「不」是兩歲左右的孩子最常用、也最順口的字眼。他已經開始有自己的主意,絕不是母親的解釋可以說服的。雖然母親是出於愛心,但是,孩子若非出於自願,即使上床睡覺了,不需多久,便會對睡眠產生厭惡感。結果,每次母子間的爭戰,只有讓雙方更加疲累,弄得雙方都不能放鬆心情,享受充足而舒適的睡眠。所以,儘量製造愉快的氣氛,引導孩子歡歡喜喜地去睡覺,才是正確的途徑。
這兒舉出幾個方法,提供父母作為參考︰
1.不要讓孩子感覺自己被催促上床
心情輕鬆就容易入睡。孩子被催促,心情反而容易緊張,甚至轉而反抗。偶爾家中有特殊事情時,孩子會比平常興奮,大人可以視實際情況,在適當的時候,以輕鬆愉快的口吻提醒孩子該睡覺了,使孩子自願就寢。即使上床時間比平常晚些也無所謂,重要的是愉快的氣氛,而不是毫無彈性的堅守「準時就寢」的規定。
2.睡前避免玩活動量大或容易興奮的遊戲活動
有些父母因白天上班,不能陪伴小孩,所以,在吃過晚飯後便儘量陪孩子玩。這時宜選擇說故事、聽音樂、唱兒歌等輕鬆的活動,避免玩跑、跳、捉迷藏等活動量大的遊戲,這樣才可以讓孩子在愉快的心情下睡覺。至於那些較刺激的遊戲,就留在週末或假期時再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