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早產、了解早產發生的原因

在台灣,早產的發生率約佔所有懷孕的8~10%,而新生兒死因多與早產、低出生體重有關!因此準媽咪必須認識早產、了解早產發生的原因,避免早產的發生。

認識早產
懷孕20~36週發生的分娩稱為早產;或是出生體重低於2500公克(稱為低體重)、出生體重低於1500公克者(稱為極低體重)皆稱為早產。一般而言,出生體重愈低的早產兒,面臨的問題通常愈多。因此,早產特別強調妊娠32週以前發生或體重低於1500公克的早產兒。

早產兒:出生週數大於20週,小於37週之新生兒
低體重出生兒:出生體重<2500公克之新生兒
極低體重出生兒:出生體重≦1500公克之新生兒


據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台灣2022年新生兒死亡率是千分之4.4,進一步分析,台灣新生兒死亡率與新生兒死因多與早產、低出生體有關!除了死亡的威脅外,伴隨早產而來的各種急、慢性問題,常使整個家庭窮於應付。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約一半以上的極低體重早產兒需要靠呼吸器維持呼吸,其他的早產兒合併症如高黃疸血症、敗血症、呼吸道疾病、後晶體纖維化導致失明或顱內出血所遺留的神經傷害及腦性麻痺等,不但造成孩子一生的陰影,也是家庭甚至社會沉重的負擔。

面對這樣常見而影響深遠的問題,如何充分利用現有的知識,儘量降低早產的發生,值得大家深思。1947年,著名產科權威 Dr.Eastman 表示『唯有對造成早產的多項原因充分的了解,才能有效的預防。』正如同所有的疾病一樣,預防重於治療。

了解早產發生的原因
早產發生的原因,目前僅有50%可以探知其相關因素,假如妳是「早產高危險群」,若未懷孕,請務必改善不良之生活行為;若已懷孕則須密切與產科醫師配合,妥善安胎,以期降低早產的風險。大致可由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早產的高危險群:
 
生活行為
‧ 營養狀況不良
‧ 抽煙、喝酒
‧ 使用成癮藥物
‧ 工作過度勞累
‧ 衛生習慣不良
‧ 情緒焦躁不安
‧ 貧血...等
孕前狀況
‧ 懷孕年齡小於18歲或大於40歲
‧ 未婚懷孕
‧ 孕前體重不足
‧ 懷孕間隔太密
‧ 曾發生過早產、早發陣痛,或妊娠早期~中期流產
‧ 曾患腎盂腎炎
‧ 前胎有子宮頸閉鎖不全之現象
‧ 曾有不良的產科病史
‧ 子宮頸接受過手術(如人工流產...等)
懷孕期間
‧ 孕期感染、發燒。
‧ 妊娠高血壓、子癲前症、子癲症。
‧ 妊娠糖尿病
‧ 雙胞胎或多胞胎。
‧ 前置胎盤。
‧ 胎盤早期剝離。
‧ 胎盤功能不佳
‧ 早期破水。
‧ 羊水過多或過少。
‧ 子宮畸型。
‧ 子宮內胎兒生長遲緩
‧ 腹部手術、腹部急症(盲腸炎或是卵巢扭轉、腹膜炎)。
‧ 產前曾出血。
‧ 身體或情緒方面的創傷。
‧ 胎兒染色體異常或先天性畸型(如食道閉鎖不全)。
‧ 孕期體重超過80公斤或小於40公斤。
‧ 胎兒過大

※本文由中華民國早產兒基金會授權,若您有早產及早產兒的各項問題,或您想為早產兒貢獻您的愛心,歡迎上早產兒基金會網站查詢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