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半的小傑最愛聽《猜猜我有多愛你》,每次都會到他的書籃,把《猜猜我有多愛你》從書堆中抽出來,抱到媽媽面前,要媽媽讀給他聽,而且每天還要聽上好幾回。「再唸一遍嘛!」當媽媽已經唸了不下五遍,聽到小傑又一次的要求,覺得快要抓狂了。寶寶怎麼會這麼喜歡重複同一個故事呢?這樣不是就少聽了許多故事了呢?
幼兒喜歡重複聽同一本故事書,有些孩子還會在爸媽唸錯或漏唸時提出糾正;令人納悶的是,他明明對故事內容已經滾瓜爛熟,為什麼還是要求一讀再讀呢?重複進行一個動作、做一件事、聽同一個故事,是幼兒特有的學習方式,也因為熟悉,讓他對週遭事物有掌控感。
若仔細觀察,隨著發展以及一次一次重讀的過程,孩子對書本的回應會慢慢地改變:
一到兩歲
1.用動作展現理解力
一歲左右的幼兒,在共讀過程中,通常會以肢體動作來展現他對內容的理解。例如,小傑看到書中的小兔子伸長了手臂,也會跟著展開自己的雙臂。
2.命名大爆炸時期
一歲半到兩歲之間,孩子會說的字詞量突飛猛進,他不但想知道也會興奮地指認書中的各種事物,例如「兔兔」、「花」和「月亮」。隨著認知能力的進步,到了兩歲,孩子開始能了解簡單的情節,還喜歡與自己生活經驗相連結,例如,他會一邊說:「兔兔睡覺覺,小傑睡覺覺」,一邊做出睡覺的動作。
兩到三歲
1.有模有樣地看書
這個階段的孩子喜歡模仿大人閱讀的行為,自己抱著書喃喃地唸,好像看得懂。藉由不斷觀察以及與爸媽共讀的經驗,孩子對「書」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認識,他開始注意到拿書看書要有方向、書有封面和封底,還會發現書頁有順序,應該往左或是往右翻。
2.背誦故事內容
隨著一次又一次重複共讀同一本圖畫書,爸媽慢慢地會發現孩子幾乎可以在正確無誤的時間點幫忙翻頁;若圖畫書的情節具有重複的特性,語句有韻律,孩子也會跟著背誦。兩歲半到三歲之間的孩子,甚至可以將熟悉的故事整個都背下來呢。
3.了解書中文字和口語的關連
幼兒早期閱讀,以圖像為主,他以為爸媽唸的故事是從圖片而來,聽故事時完全忽視那些黑壓壓的文字。隨著經驗累積,孩子觀察到爸媽讀書時用手指慢慢劃過書上的文字,明瞭原來口中說出的故事,是從印在書裡的文字來的。他開始知道文字排列有上下左右的順序,也有對應的發音和意思;而這些能力都是未來成為成熟自主的讀者,所需預先具備的。
重複閱讀讓幼兒有掌控感
重複閱讀,在心理上,可以讓幼兒對知識有掌控感。剛學會說話和走路的孩子,生活中有太多新事物等待他去學習和探索。重複閱讀熟悉的故事,可以讓孩子在充滿刺激的環境中,擁有些許的控制感,他能掌握故事的進展,預測下一頁出現什麼,從中獲得安全和成就感。
一百零二次也不怕
在孩子第一百零二次要求再唸一遍時,請爸媽仍舊保持耐心吧。當同一本書已不能再滿足他學習需求時,自然會慢慢失去對這本書的興趣,此時正是引介新書的好時機。學前階段促進閱讀發展的重點,並不在於急著教會孩子認字,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對書本和故事的興趣;與父母共讀時的愛與溫暖,將會是一輩子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