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樂樂也好~幫助孩子學習獨處

獨處對於孩子發展有重大助益,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下,應該培養孩子獨處的能力,放心的讓孩子自己玩。


若庭剛做媽媽沒多久,談起媽媽經,真是叫苦連天-七個月大的寶寶好黏人喔!只要醒著就一定要看見媽媽,否則就哭的驚天動地的,就連上個廁所都得火速解決,否則寶寶真是哭到她出浴室為止。若庭心想,所有的寶寶都那麼黏人嗎?有沒有「脫手」的一天呢?

一個人玩也好
孩子當然不會一輩子黏著父母。根據專家的研究,12至24個月之間的寶寶,開始發展獨處的能力,一般而言,一歲大的寶寶可以自己待個10到15分鐘,不需要他人陪伴了。

從心智發展的角度而言,一歲多的孩子開始認識周遭事物或動植物的名字,一本小小的動物圖片書就可能讓他專注個一陣子;一般的寶寶在此階段也已能夠自己走路,只要確定他活動環境的安全,並隨時注意他的行動,這個自主移動的能力,就已經夠讓他忙的了。好奇的到處探索是寶寶可以單獨從事的有趣遊戲。

另外在操作能力的發展上,一至二歲的小朋友已有足夠的抓緊、放下的經驗,小肌肉的發展也在逐漸進行中,雖然還不純熟,但已經足以疊兩塊積木了。您可曾見過孩子一個人玩的時候,把積木一塊一塊地放進簍子裡,再嘩啦嘩啦地把積木全部倒出來,然後重複再玩這個「遊戲」?

孩子獨處的遊戲,大人或許覺得單調,然而對孩子不但樂趣無窮,還是鍛鍊進步的機會!不過,每個孩子的發展進程不盡相同,因此,獨處能力出現的時機也各有不同,這跟孩子先天的氣質、排行以及與父母互動的方式都有關。

如何幫助孩子學習獨處
智慧的父母不但必須學習做個觀察家,瞭解自己的孩子,還要作個好演員,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該上場,什麼時候該停格不動,什麼時候可以默默地退場...。

首先,如果孩子比較黏人,不肯自己玩,父母可以嘗試鼓勵孩子在遊戲中的主動性,例如由孩子決定:在哪兒玩、玩什麼、怎麼玩...。先培養孩子的自主性,減低依賴,為即將發展的獨立性打好基礎。

●若發現孩子能夠靜靜地看書、玩積木或看著電動小火車,就不一定每次都需加入他的遊戲;而有些孩子在醒來之後,可以自己安靜地東看西看、玩玩手、咿咿呀呀地自言自語,那麼媽媽也不必急著去招呼他。

●如果孩子已經可以安靜的自己玩耍,便可以開始進行您的「分離時間表」了。美國華盛頓州的小兒科專家克里斯多夫博士曾提出「鼓勵孩子獨處的六步驟」,其中建議父母在孩子穩定的時候,說:「媽媽去......一下,馬上回來喔!」最初只離開數秒鐘,常常如此,兩三天後增加離開時間為15至20秒,如果孩子一直沒有問題,則漸漸增加至一、二分鐘,以此類推。當然根據每個孩子的個別差異,父母可以自訂適合的時間表。

●在培養孩子獨立的過程中,亟需注意的是不要讓孩子有不安全感,覺得你是因沒空理他,或是嫌他煩才跑開的。否則孩子恐怕會因為沒有安全感,反而黏的更緊。另外,最好不要在孩子生理和心理需要人照顧的時候離開,例如:尿濕、肚子餓、生病或害怕的時候等。除此之外,給孩子他喜愛的玩具也是很有幫助的。

●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安全重於一切,父母在訓練孩子獨立的過程當中,千萬不要因為自己只是離開幾秒鐘,就輕忽了孩子安全。離開孩子之前,務必先關照到孩子的安全。

有些父母覺得沒有陪著孩子或是把他丟在一邊,是不盡責的表現,甚至心裡會有罪惡感。但事實上,獨處對孩子的發展有重大的助益,藉著獨處,孩子能發展出獨立、自信、創造性、好奇心、注意力集中以及各樣的技能。所以,幫助孩子學習獨立和把他丟在一邊,在技術上和心態上都是大不相同的喔!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