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依賴與獨立間取得平衡?

獨立又主動的孩子,能處理好自己的生活習慣,不需要大人的處處叮嚀,會讓人覺得她是個懂事的好孩子,然而,自主的生活習慣是可以被訓練的,給孩子支持與肯定,是讓孩子自信成長的必備元素喔。

幼稚園裡,老師最喜歡的大概就是那些獨立又乖巧的孩子了。他們可以不需要人叮嚀,就乖乖地把玩具收拾好,還帶著其他的孩子一起排好桌椅;放學的時候,不用大人幫忙,就自己穿好鞋子、背上包包,等著回家...。

「認識自我」是獨立的必備元素
一個獨立的孩子,會在能力允許的範圍內,自己一個人完成一件事,而不需要依靠別人。他可以自己穿衣服、吃飯、陶醉在自己和同伴的遊戲中,而不用整天黏著爸媽或身邊的成人;孩子愈早學習獨立,也就愈早減輕父母在照顧上的負擔。

孩子要能表現出獨立的外顯行為,除了生理上的配合,如肌肉、動作的發展外,最重要的是在心理層面上,也能發展出主體性(subject),也就是意識到「自己」。

就像成人在玩電腦遊戲時,如果你是交戰雙方的第三者,在空中觀看一切局勢,才能決定你的角色要往西或往東。現實生活也是如此,每個人的腦海中,都有一個外界環境的圖像,自己也身在其中,所以才能知道此刻的「你」該向右轉才能回到家。

也就是說,孩子要有清楚的主體(自己)作為基礎,當成在環境中一個恆定的自體參考指標(self referent),才能在身處的社會中看到自己反映出來的影像,認識社會的運作,並行動、管理自己的行為,建立對自己行為的標準而發展出「獨立」性。

自我的發展有階段性
嬰兒在剛出生的時候,沒有自己(Self)的概念,雖然在肉體上與母親分離了,然而,在心理上的分離還需要一段時間(即客體關係理論中所謂的「自閉期」)。漸漸地,他意識到自己和母親是分開的(共生期),並慢慢在心中內化成對母親影像的記憶,做為母親不在身邊時的連結(分化期);同時,孩子對經驗的認知,開始從全好╱全壞這種原始單純的二分法(和解期),轉換成以自己/他人的角度來看世界(客體恆定期)。明確的自體漸漸成型後,藉著建立界限,自體便得以成長與發展。

孩子可以透過與外在客體世界的相對照,了解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其中包括自我概念(對自己的看法)、自我理解(看自己的方向,可分身體我、動作我、社會我、心理我等)、自尊(對自己的評價)--進而學習許多的基本經驗後,發展出一個完整的主體(whole subject),變成一個獨立且完整的人。

不是年紀大了就自然獨立?獨立是需要學習的!
「獨立」,就是讓孩子學習、經驗,成為一個分離而明確的完整主體,聽起來很抽象,但仍有一些對待的原則,可以幫助孩子學習獨立:

◼ 學會自理︰讓孩子動手處理自己的事,如換穿衣服、盥洗...等。
◼ 提供幫忙機會︰幼兒自告奮勇要幫忙時,不管是拿東西、收拾,都可以盡量讓他「幫忙」。雖然偶爾會愈幫愈忙,也別忘了要向他說聲「謝謝」。
◼ 多點時間耐心等候︰當孩子很努力卻表現不好時,讓他有時間慢慢地表達自己。
◼ 千萬別罵孩子笨。
◼ 不要過分保護︰不要讓自己不合理的不安,妨礙孩子的身心發展。
◼ 保留部分答案︰當孩子提出疑問時,不要馬上說出答案,應保留獨立思考的機會。

當然,除了讓孩子有自信和學習的機會外,真正的獨立,還包括很多不同的特質,例如:處理自己的情緒與焦慮,接受自己的長處和缺點...等。事實上,學習獨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即使是成人,也不見得能做得很好。因此,培養孩子獨立的過程,也是一個讓父母再次學習的絕佳機會,唯有懂得面對自己、了解自己,以健康的方式看待獨立行為,生命的價值和方向才得以尋覓。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