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觀念是哪裡來的?

  我們一談到道德發展,最容易聯想到的問題就是︰為什麼世界上會有好人、壞人?而我們判斷好壞的原則或價值觀又是哪裹來的呢?剛出生的嬰兒沒有好壞之分,他們也不知道什麼是「好壞、對錯」,因此,我們可以說,一個人的行為規範和價值觀念是他在成長過程中,透過父母、老師及社會中其他的媒介學來的。

許多心理學家也從這樣的觀點來研究道德發展,他們把道德發展看成是︰人在成長過程中,使自己的行為和觀念逐漸符合社會要求的一種社會化過程。

精神分析學派的看法
精神分析學派的佛洛依德(Freud)認為,一個人可以分為「本我」、「自我」和「超我」就是代表一個人的道德意識。

精神分析學派的佛洛依德(Freud)認為,一個人可以分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層面(註一),「超我」就是代表一個人的道德意識。

佛洛依德認為每個人在年幼時都很依賴父母,很怕失去他們的愛,另一方面又會對同性父母產生妒忌和畏懼。在這種情緒下,幼兒就採取認同父母的方式(將父母的行為規範與價值觀內化成「超我」)來解決問題,這樣,既可以與自己敬畏的對象一樣,又可以免除由罪惡感或害怕失去愛而引起的焦慮。在幼兒認同父母的過程中,只要有違反超我的行為或念頭出現,就會引起他的罪惡感。因此,根據佛洛依德的理論,一個人的道德意識即起源於對父母的認同;而一個人之所以遵循道德意識,主要是為了逃避罪惡感。

行為主義學派的看法
新興的行為主義學派避免用「超我」、「認同」等概念,而希望能以已證實的實驗來解釋道德規範的學習過程。

俄國心理學家巴夫洛夫(I·P· Pavlov, 註二)提出「古典制約」的學習現象。他經由實驗發現︰狗看到食物流口水雖是與生俱來的一種反射行為,但是,如果在每次餵食前先搖搖鈴,幾次以後,狗一聽到鈴聲就會流口水。另外,美國心理學家華生(J·B·Watson)也曾提供一個實例說明這個原理。一個幼兒原來並不怕動物,看到小白兔和其他幼兒一樣的伸手去摸牠,跟牠玩。可是有一次當他跟小白兔玩得很高興的時候,華生故意製造「轟隆」一聲,把幼兒嚇一跳。幾次以後,幼兒不但看到小白兔害怕,不敢去摸牠,而且也拒絕穿白色的毛大衣,連聖誕老公公的鬍子也不願意去碰。

英國心理學家埃森克(H·J· Eysenck)認為,道德意識的形成也是經由同樣的歷程。例如︰幼兒在社會化的過程中,會發現某些行為總是會跟隨著不愉快的經驗(例如父母師長的懲罰、指責或同伴們的譏笑),也因此引起許多不愉快的情緒反應,久而久之,這些行為即使不伴隨著具體的懲罰,也會引起他的焦慮,而這種焦慮就相當於所謂的「罪惡感」或「良心不安」。

儘管行為學派作上述的解釋,但是人類的行為中,有絕大部分並不僅僅是屬於這種「刺激」與「反應」的關係,因而工具性制約的學習理論便應運而生(註三)。譬如︰把老鼠放在一個裝有桿子的籠子裹,這隻老鼠很可能偶然會壓到這支桿子。如果這時候在桿子附近馬上掉出食物,老鼠再按桿子的行為就會增加。有了幾次經驗之後,只要一把老鼠放進同樣的籠子裹,牠就會一直去按桿子。如果老鼠按桿子時,不是掉出食物,而是被電擊,那麼牠按桿子的行為就會被抑制。

以幼兒的社會行為來說也是同樣的情形,父母可以對幼兒說︰「好乖,把玩具給弟弟玩一下,這樣媽媽才喜歡,下次給你買個更好的。」或說「你不跟弟弟輪流玩的話,我就把玩具沒收,兩個都不許玩。」等方法,來加強幼兒與別人分享玩具的行為,建立幼兒的社會行為,或以懲罰來制止打架、吵鬧等大人不希望的行為。

模仿也能幫助學習
除了上述行為學派的學習歷程之外,平時我們常聽人說︰「上樑不正下樑歪。」父母師長必須「以身作則」、「身教重於言教」等,也就是說,人類行為有許多是經由模仿而來的。

美國心理學家班杜勒(A· Bandura, 註四)作了一系列的研究以驗證這個說法。給一位幼兒看一段影片,影片中一個大人正在攻擊一個橡膠娃娃,這些攻擊行為都是這位幼兒從沒做過也沒見過的。影片中的大人沒有受到外來的鼓勵或懲罰,幼兒觀看的時候,旁人也沒有給予鼓勵或責備。然後,實驗者把這些幼兒放在一間充滿玩具(包括橡膠娃娃),但是沒有大人看管的實驗室裹。結果發現與另一組沒看過影片的幼兒比起來,這些幼兒不但在攻擊行為上兇猛得多,而且還學會以影片中看到的新方式來攻擊娃娃。這個實驗顯示︰模仿是幼兒的天性,尤其是還沒有好惡之分的幼兒,往往不需要特別的教導,他們就會自動模仿看見或聽到的行為。

班杜勒以及其他的研究者又進一步找出影響模仿傾向的一些因素,例如︰攻擊者在攻擊時受到某種形式的鼓勵(如︰有人在一旁拍手叫好或暗示幼兒這可以把別人打敗等),幼兒們就會模仿得更積極。相反的,如果幼兒們看到攻擊者的行為受到懲罰,他們模仿的可能性就會小些。此外,如果攻擊者是幼兒喜歡、欽慕的對象(如父母、老師或卡通故事、實際生活中的英雄等)或與幼兒有某種相似之處(如同年紀、同是男孩或女孩等),也會加強幼兒模仿的可能性。

道德規範的內化
上述幾個實驗例子都必須與所設計的控制方法緊密銜接才行,例如︰電擊必須緊跟著按桿動作而出現,多次以後,才有抑制的效果。但是,談到人的道德規範時,我們所希望的是能夠使一個人不必靠外來力量的約束,仍然遵照這些規範,甚至更進一步的在有阻力的環境下能堅守不移。關於這個問題,理論上的分析非常複雜,在此不作進一步的討論,我們只舉幾個例子,說明用哪些方法可以降低外力的倚賴,並且較有利於道德規範的內化︰
●運用語言和認知能力:人類有較複雜的語言和認知能力,能幫助我們超越時空的限制。例如︰處罰幼兒時,一定要告訴他是為了哪件事而罰他,這樣可以喚醒幼兒的記憶力,回想起受獎勵或懲罰的行為,另一方面會使這些語言逐漸具有控制行為的功能。

●獎勵可以用定期、定比或不定期、不定比的方式出現:在動物實驗中,一旦我們所要控制的行為穩定以後,食物或電擊就可以改以定期(每十分鐘)、定比(每十次)或不定期、不定比的方式出現,而我們所要控制的行為仍然能維持。即使食物或電擊不再出現,此行為能夠持續的時間,比培養期間每次都給獎勵來得長久些。在人類行為中,我們常說「助人為快樂之本」,事實上,不見得每次幫助別人都會得到實質的鼓勵,但只要偶爾得到鼓勵,就會使一些人繼續維持這項信念。

●設法使獎勵或懲罰變成行為或行為者本身的一部分:這可能是內化最理想的一項原則。例如︰我們深愛自己的家庭、學校、故鄉、國家或任何一個所屬的團體時,我們會希望對它有所貢獻,而不願意做任何有害於此團體的事。此外,我們從實際經驗中體會到,某一種做人處事的方式確實比另一種要好,這種由實踐中學到的信念,往往比只由外力維繫來得穩固。

無論精神分析學派或社會行為學派都基於「道德規範主要是來自文化」的假設,並且將研究重點放在「怎樣使一個人的行為經由社會化而被社會接受」。因此,在討論道德規範時,多半只注重其內容,例如︰「打人是不好的」、「守秩序是好的」,而很少對「打人為什麼是不好的?」「為什麼守秩序是好的?」的判斷過程作進一步的研究。下一篇文章我們將從認知發展的觀點來談談道德判斷的研究及父母怎樣運用在管教子女的方式上。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