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數教育的四大領域

生活裡,處處都有可供幼兒學習「數」概念的內容。但是從日常生活中學習的方式,有一個缺點,那就是:相同的學習內容會大量地重複,而某些幼兒需要學習的內容,生活中不見得會出現。同時,學習內容也未必是有系統且合理的層次。

有系統、有合理層次的幼兒數教育,應包含下列四大領域:
一、數:與1、2、3.……或第1、第2、第3……等有關的「數」的領域。
二、量:與長短、輕重、大小......等有關的「量」的領域。
三、圖形與空間:與形狀、位置等有關的「圖形與空間」的領域。
四、邏輯與關係:與事物間的關係、結構有關的「邏輯與關係」的領域。


唱數及點算:
●唱數是語言上的表達,可以透過「音韻化」的方式為之。點算則須手與口的對應,讓幼兒確實了解數字代表的量,可用一個盤子,數「1」時放入一個物品,數「2」放入兩個,以此類推。

比多少:
●除了教導幼兒學會數數之外,還要讓幼兒懂得數本身有大小,並且了解「多」、「少」及「一樣多」的確實意義。例如:3和5那個多?讓幼兒操作具體的東西,以「一對一的對應」方式,了解5比3多。

分解與合成:
●數的分解與合成是進位加減的基本。可以問幼兒:「這裡有幾個?」、「5個」,然後把5個分成1跟4或2跟3,讓幼兒再數一次,共有幾個?(亦可以將之故事化,利用故事加進數字,亦可達此效果。)
●相同的數可以有不同的分解和合成的方法,例如「5」可以分成1和4或2、2、1;或分成四個數:2、1、1、1;或分成五個數:1、1、1、1、1。
●熟習數的分解與合成,是幼兒學習加、減之前,很重要的基本能力。

零的概念:
●「零」在口頭上的意義是「什麼都沒有」,除此之外,「零」也是幼兒認識10、20、30……的基本。

每兩個一數、五個一數、十個一數:
●幼兒從中可以學習進位的觀念,尤其以每十個一數最為重要。

序數
●數除了可以用來表示東西的多寡(稱為基數)之外,我們在生活中,常以第1、第2、第3等來表示順序、位置,這種數稱為序數,並沒有大小。教幼兒認識序數時,最重要的要點是起點和方向。譬如說:「從左邊算起第5個」這句話中,最左邊1個是起點,向右算就是方向了。
●幼兒常常會分不清基數和序數,可以讓幼兒以塗格子(塗三格或塗第三格)的方式練習。

認數字:
●讓幼兒除了會辨認不同的數字外,並了解大大的「3」和小小的「3」是一樣的量;三隻大象和三隻螞蟻是一樣多的。

寫數字:
●寫字的基本條件是能拿筆及手眼能協調。幼兒學寫數字,須先培養小肌肉的能力,如讓幼兒畫圖等,也可以利用簡單的線條遊戲,如畫雨(直線、點)、畫煙囪裏的煙(曲線),引導幼兒愉快且主動的練習。

保留概念:
●讓幼兒了解,相等的物體個數不論怎麼堆、怎麼放,其數值仍不變的道理。


幼兒學習有關「量」的概念, 要經過觀察和比較,並了解以「單位」做為量的比較的基準:
●長短(如遠近、深淺、高矮、厚薄等)
●面積的大小
●體積的大小(體積是三度空間,比較時,讓幼兒直觀即可)

重量:
●提東西時,對輕、重的感受。在幼兒園階段,只需讓幼兒體會生活中與上述有關的事實,並能使用語言表達出來,做進一步的辨別、處理即可,例如:把比較重的石頭搬過來。

容量:
●指液量的多寡。幼兒判斷液量的多寡,往往是看表面的現象來決定的。

時間:
●教導幼兒認識時刻,首先要與生活結合起來。例如:幼兒園的小朋友,教他認識上課是9點;吃點心是10點;放學是12點;晚上睡覺是9點等即可。另外,也讓幼兒能分辨上午與下午;白天與晚上。

濃淡:
●在三個空牛奶瓶中裝等量的水,分別滴入3、2、1滴的顏料,濃淡立見。

序列:
●長短、輕重、濃淡之間,其程序會呈序列性。序列的觀念在我們的社會裡很重要。例如:軍隊裏的官階;貨品的等級;公務人員的職等;家庭的祖父、父親、兒子、孫子都是一種序列。

快慢:
●如比較兩輛玩具車行走的快慢;比較鳥獸飛跳的快慢等。

透過生活的體驗,幼兒可認識上述的各項概念,只要幼兒能做直觀的判斷,並且直接比較即可。例如,透過吹氣球、滴水在宣紙上,讓幼兒明瞭「愈來愈大」的概念。

圖形與空間
區別直線與曲線:
●可以拉緊、放鬆繩子,讓幼兒體認直線和曲線的不同;也可以讓幼兒透過畫圖的方式來認識。

裡外:
●須有封閉的曲線方能分裡外。幼兒玩黏土,在扁平的黏土上挖一個洞,即是最簡單的對裡外的一種體會。另外也可以把盒子封起來後,問幼兒:「怎樣可以到裡面去?」

上下、左右、前後:
●這三者皆為空間中重要的方位觀念。要分辨上下、左右、前後,必須先訂出基準物,例如:以桌面為基準然後才能認識桌上、桌下。而「左右」的教學,則以個人的左右手為基準。當幼兒建立上下、左右的概念以後,可以把二者配合起來(雙重認識),例如:「把球放在□的左上方一格,或放在右下方一格」,這種概念可以奠定以後小學高年級時學習座標的基礎。

平面圖形:
●讓幼兒認識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等各種圖形。

立體圖形:
●讓幼兒知道球、柱子等物體的形狀,但不必告訴他各種數學的用語,例如:圓柱體。

邏輯與關係
分類:
●學習分類的概念,目的在於教導幼兒觀念要清楚,有了清楚的觀念,才能決定數算的範圍。因此,懂得分類是最基本的數學能力,是學習數的出發點。當我們在訓練幼兒分類的能力時,應該了解其意義所在。
●分類可以是單一標準的,如:「那些是紅色的?」、「那些是黃色的?」;分類也可以是多重標準的,如:「請找出戴紅帽、穿黃衣的女孩」。

全體與部分:
●這是教導幼兒思考的出發點,例如:「5」可以分為「2」和「3」,另外也可以透過拼圖遊戲,讓幼兒認識全體與部分的關係。

推理:
●所謂「推理」,是指從已知的系統推斷未知的情況。如排圖片「■□■□■□?」那麼「?」應該放那一種圖片?除了顏色的變化外,形狀和方向都可以做為變化的條件。最後,大人還可以問幼兒:「你為什麼這樣排?」讓幼兒試著說出其系統來。

原因與結果:
●即因果關係。幼兒是具有這方面的能力的。大人可以透過很多玩具的設計,讓幼兒在操作時,產生欲一探「這是怎麼回事?」的心理,這便是原因與結果的探究了。

上述有關「數」、「量」、「圖形與空間」、「邏輯與關係」四大領域所培養的能力,可以說是數學的根源能力,如果希望幼兒在未來求學的過程中,有良好的數學能力,則應該從這些能力培養起。有些幼稚園讓大班的幼兒背誦「九九乘法表」或教授小學一年級的算術課程,這實在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