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聰明才智在哪裡?

我的小孩夠不夠聰明?學習能力夠不夠強?他的性向是什麼?能不能成為科學天才或音樂神童?是不是可以用什麼方式「啟發」他的智能?什麼是多元智能?

  我的小孩夠不夠聰明?學習能力夠不夠強?他的性向是什麼?能不能成為科學天才或音樂神童?是不是可以用什麼方式「啟發」他的智能?你我都一樣,期許自己成為好父母。在陪伴孩子的長大過程中,都願意盡心盡力,提供最好的、最適當的愛與成長經驗。此時,我們如何看待人的學習歷程、知識處理、解決問題的方式,都將影響自己教育孩子的態度與期待。

  聰明才智,似乎是這個社會價值中,最常被用來衡量一個人的能力、評斷一個孩子的學習的一種度量。然而,承襲已久,所謂的「聰明才智」、以及大多數的測驗形式所得到的成果,都是以語文、數理能力為重;這樣的偏頗,事實上,很容易忽略了生活中其他層面的需要與價值,抹煞了人在其他面向的熱忱與機會,無法進一步學習和感受更全面的人生經驗。

  我們大概也都有相似的體驗,不論什麼學科或技巧,如果被大人強迫著、填鴨式的吸收強記,常常不得其門,仍舊不明所以。但是當透過自己所喜歡、容易接受、記憶、思考的方式學習時,總是能夠很快的完成學習目標,並且在往後生活中,用自己熟悉的方式靈活運用所學到的知識。

多元智能、學習風格與因材施教
  學習,是孩子們的生活要務。因此,創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勢必成為許多爸爸媽媽最關切、最心繫的課題。多元智能,是現今教育界與心理學界廣泛引用的重要概念理論。美國哈佛大學學者Howard Gardner 強調,人的智力不只是單一面向,也不全然是傳統中數理、語文、藝術這樣簡單的劃分。他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中,便指出至少有七種可以發揮的潛在智能,將影響個人發展與學習。

這七種智慧,是語文、邏輯數學、視覺、音樂、肢體感官、人際以及內省智慧。
  每個人在這七大智慧上,都有發揮的潛力;對孩子來說,不同面向的智慧,能夠在不同的學習情境、途徑中,展現不同的學習成果,只是有強、有弱,依此逐漸習慣的思考模式也會有所傾向,形成他個人的學習風格。如果能夠預先了解孩子的學習風格,將有助於爸媽提供更有意義、更符合孩子性格的學習經驗。這是真正的「因材施教」。換句話說,能夠發現孩子獨特的學習風格,也就是找到最容易啟發孩子的教育方式,更有智慧的為孩子挑選學習工具、變化學習過程,讓孩子既能快樂的學,也可以學的有意義。

  在其他幾篇文章中,將為爸媽們簡單介紹學理研究上對這七種不同面向智能的定義與說法,描繪一些可以觀察到孩子潛能傾向的線索,並陪同家長長一起思索適合孩子的學習情境,對孩子的學習風格有更完整的認識。

  孩子的聰明才智在哪裡?是不是就在我們了解、欣賞與尊重的眼中?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