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換牙期的內憂外患

文/盧育成 兒童牙科醫師 

成成是個愛吃糖的孩子,尤其喜歡吃包裝成足球樣子的巧克力球,還有長得像玻璃珠的柑仔糖。在記憶中,自己的門牙一直就是黑的、缺角的,笑起來並不好看,但有一天,他坐電梯時因為無聊而照了鏡子,竟然發現牙齒變白、變完整了! 

原來是他換牙了。雖然那幾顆牙齒都是他親手搖掉的,但全部換完之後,那方方正正的牙齒還是給了他很大的一個衝擊,「原來我的牙齒可以是白的。」成成那年 6 歲,正是差不多開始換牙的年紀。 

換牙:給牙齒的第二次機會 

在保衛牙齒的奮戰中,有些家長一路成功對抗蛀牙,讓小孩有著一口潔白的牙齒、保持良好的咀嚼功能;有些家長則功敗垂成,雖然也曾努力過,但可能迫於小孩夜奶戒不掉、吃飯吃太久又不肯乖乖刷牙,或是其他外界的紛紛擾擾,讓小孩的牙齒像成成一樣蒙上了一道陰影。 

其實,這場牙齒保衛戰提供了大家第二次救援的機會,那就是換牙。 

平均來說,小孩約在 5 歲半至 6 歲半左右會開始換第一顆牙,通常是下面中間兩顆門牙最先開始。有的孩子比較快,5 歲(大班)時就開始換牙了,不過,也有人到一年級快結束時都還沒有換,通常女生換牙的時間會比男生早一點,但沒有差非常多。只是,如果乳牙時期沒有建立起良好的刷牙習慣,爸媽又怎麼能期待他換牙之後,牙齒就會健健康康的呢? 

所以在剛上小學的這段時間,最重要的防蛀重點其實跟換牙之前一樣:保持乾淨、不要蛀牙。我們可以從「除內憂」跟「抗外患」兩方面去加強孩子抗蛀牙的能力。 

除內憂:加強牙齒抗蛀牙的能力 

上小學之後,通常健保已經沒有給付能預防蛀牙的塗氟,必須自費。除了塗氟,還可以使用含氟牙膏、含氟漱口水(小學一個禮拜會用一次)、氟錠來加強牙齒抗蛀牙的能力。 

此外,有個「除內憂」動作是小孩剛上小學時最需要注意的:溝隙封填。 

嘴巴後面的臼齒在咬東西那面有很多凹凹凸凸的溝縫,是最常蛀牙的地方之一,而溝隙封填就是把哪些容易卡東西的溝縫填得比較平,讓刷牙比較好刷、蛀牙機率可大幅下降到原本的四分之一,是很好的防蛀牙手段。 

剛上小學的孩子,除了本來乳牙的臼齒之外,上下左右會再各長一顆恆牙的臼齒,這顆臼齒如果蛀牙,就是影響一輩子的事情了。所以前幾年開始,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便開始推行「恆牙臼齒溝隙封填」,合作的診所有健保給付,而一些專門的兒童牙醫可能還是維持著自費,建議家長預約前可先行詢問。 

抵外患:降低吃飯時間跟點心次數 

牙齒的「外患」指的是不論吃多少東西,一旦開始吃東西之後,嘴巴就會處在一個容易蛀牙的環境,只要維持這環境越久,便越容易蛀牙。所以為了預防蛀牙,建議最好降低吃飯的時間長短跟次數。 

一頓飯,建議半小時內吃完,這樣的速度不至於狼吞虎嚥而造成消化不良,也不算太久。最怕的狀況是有些小孩常常邊吃飯邊玩手機、或邊看電視,甚至跑來跑去後才吃第二口飯,造成吃飯時間延遲到一個小時以上,還有些小朋友習慣吃飯時會含飯……,這些都是小孩在小學時期有全口嚴重蛀牙的常見原因。 

此外,根據美國兒童牙科醫學會(AAPD)的建議,一天的零食最多兩次,太多次的點心會造成孩子的口腔內隨時都有食物,也就更容易蛀牙。 

建議爸媽早晚可各訂一個點心時間,讓孩子一次把要吃的點心、水果吃完,不要讓他想吃就吃,這樣較容易導致蛀牙。 

請把握:一生一次的接關機會 

孩子換牙,一生只有一次機會,有些牙齒甚至沒有機會換牙,一蛀牙就沒下一次了。 

小孩不可能從不會刷牙、不愛刷牙,突然有一天就變得能好好刷牙、愛上刷牙。乳牙最長可能使用十年,但恆牙可能要用至少四十年、五十年。一旦蛀牙了,牙齒就會陷入「蛀牙  補牙  再蛀牙」的惡性循環之中。 

如何趁還有接關機會的時候,先幫助孩子好好建立良好的潔牙跟飲食習慣,等到換牙後,繼續協助孩子確實刷牙、用牙線以維持牙齒的健康,也是現代家長的重要課題。相信只要爸媽能與孩子一起努力,就能確保乳牙與恆牙乾淨健康!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