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年級除了直尺操作、大小關係及時鐘會出現錯誤外,孩子最常出現的問題,就是未確實讀懂應用題的題目,就隨意列式和作答,因此培養孩子正確的讀題態度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文/洪進益老師|澎湖縣石泉國小老師、小益的布拉格廣場部落格格主
小二生常見的數學迷思和錯誤,除了上篇提到「大小關係」與「乘法」之外,還有以下2種:
常見迷思錯誤3:時間
時鐘的報讀與生活作息的關係息息相關,孩子常見錯誤如下:
1. 接近整點的時刻,常因時針的位置,造成錯誤報讀。
例題:下面的時鐘是幾點幾分?
2. 沒確實看懂時間的問題,造成錯誤的列式和計算。一般來看,時間的應用題,主要會變化成下列三種類型的題目:
例題A:姐姐從上午8點開始打掃,到上午10點完成,共花了幾小時?
例題B:姐姐從上午8點開始打掃,打掃了2小時,完成是幾點?
例題C:姐姐在上午10時完成打掃工作,她總共打掃了2小時,請問她幾點開始打掃?
【親子學習「時間」有妙招】
(1)針對時鐘鐘面報讀錯誤的問題,建議家長可以購買學具鐘,讓孩子透過實際的撥鐘去認識時刻。建議不要使用書商附件的紙時鐘,而是要購買時針和分針可以連動的學具鐘,唯有透過時針和分針的連動,才能讓孩子真正看出鐘面的變化,亦或是直接使用家中的時鐘或手錶示範。
(2)時針報讀錯誤,常出現在分針超過45分後,但仔細看,時針還沒有完全指到整點。也可以讓孩子繼續將分針往前撥,產生矛盾,就會發現其實是「10時57分」,而非「11時57分」。
(3)時間的應用題,主要是由「開始時刻」、「結束時刻」和「經過時間」所組成,題目內的線索會出現其中兩個,讓孩子去算出另外一個。所以,可以讓孩子讀完題目後,說說看並進行標記,理解題目後,就不容易出錯。
常見迷思錯誤4:直尺操作
直尺是孩子第一個使用的數學工具,相關的刻度報讀,也會影響到之後其他測量單位(重量、容量)的學習,所以非常重要。常見迷思錯誤有:
1. 測量物未對齊刻度0,或是尺未放平的情況下,就以為報讀的數字為長度。
2. 斷尺的情況下,點數刻度的方式錯誤,誤以為蠟筆長度是7公分。
【親子學習「直尺操作」有妙招】
(1)可以給予孩子操作直尺的正確步驟,讓孩子依循著口訣去測量,就不容易出錯:
①先把尺平貼對齊在物品上,
②接著把刻度0對齊物品的一端,
③最後正確讀出另一端的刻度,即為物品長度。
(2)因為斷尺造成錯誤的報讀,家長可以用畫出間隔的方式,讓孩子理解真正的長度,或是再用一支正常的尺來製造「衝突」,讓孩子自行去發現錯誤,知道蠟筆其實是6公分才對。
養成正確的讀題態度與技巧
在二年級除了直尺操作、大小關係及時鐘會出現錯誤外,孩子最常出現的問題,就是未確實讀懂應用題的題目,就隨意列式和作答,這是很多二年級孩子會出現的問題,因此培養孩子正確的讀題態度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針對二步驟問題,建議可以讓孩子在作答區寫上「先算」和「再算」,先讀懂題目,再列出相對應的正確算式,釐清先後順序的關係,將會有效減少錯誤。
未來中、高年級將會面對各式各樣的數學應用問題,爸爸媽媽可鼓勵孩子多關心注意周遭的事物,從生活中累積足夠的數學經驗,進而培養自身的「數感」和「量感」,相信一定會對未來數學的學習有很大的助益!
※ 參考資料: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數學領域手冊
※ 洪進益老師的個人臉書專頁:
小益的布拉格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