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嚴重。孩子對於這樣的傳染病究竟能理解多少?父母或老師該如何幫助孩子減低這一波新病毒對身心造成的壓力或傷害呢?
隨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嚴峻,孩子隨著大人的言談、採購物資及防疫行動,以及每天不斷播報的疫情新聞,或多或少也感受到病毒的駭人威力。幼兒對於這樣的傳染病究竟能理解多少?父母或老師該如何幫助孩子減低這一波新病毒對身心造成的壓力或傷害呢?
Q:孩子如何解讀「武漢肺炎」?
A:3歲以下的孩子並不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但是,大人的生活步調如果變得很恐慌,孩子也會受緊張的情緒影響,顯得不安。3歲以上的孩子則可能藉由電視新聞、上幼兒園,或家人有醫護人員、居家隔離等經驗而產生對新冠病毒肺炎的片段印象。建議父母避免讓孩子暴露在強烈的新聞訊息中,盡量引導他們注意正向的預防保健資訊,例如:正確的洗手動作、運動與睡眠要充足、多喝水、戴口罩、不揉眼睛或摸口鼻等等,保持正常的生活步調。在學校裡,老師應留意孩子間的言談,不要讓孩子把病毒當玩笑話,任意指責友伴,或對感冒痊癒返校及過敏體質的小朋友產生排擠態度。
Q:如何讓孩子合作戴口罩?
A:雖然很多孩子都有戴口罩的經驗,例如:感冒、過敏體質、跟著大人騎摩托車。但是,通常不會長時間配戴。在疫情不明或蔓延期間,爸媽應避免帶嬰幼兒出入醫院、密閉及人多的公共場所,如不得不前往時也要縮短時間,以減少孩子因戴口罩的不適而抗拒,或無法正確掩蓋口鼻。如果必須配戴時,為了提高孩子的合作性,可以請孩子自己將口罩貼上一枚專屬的小貼紙,或者選用合格且圖案可愛的口罩。親子若能選用相同形式的口罩,對孩子也有模仿、認同的作用。特別要提醒爸媽的是,1歲以下的小嬰兒無法控制自如用手拿開口罩,如有呼吸不順或嘔吐時反而危險。鼻道、氣管、肺或心臟功能不佳的孩子,或正在生病虛弱時,戴口罩可能會增加呼吸的難度,使用口罩時要多留意。此外,由於市面上各類口罩功用有別,建議選用醫療用外科口罩,才能達到防病毒效果,使用時也須將有色面朝外,鼻樑壓條壓緊,保持密合包覆口鼻。
Q:為什麼人人都要勤洗手?
A:洗手最能防堵病菌,而且是孩子很容易接受的事,尤其是配上洗手乳,摩擦出泡沫,孩子洗手的意願更高。在腸病毒開始周期性流行後,洗手的口訣已經是一般幼兒園小朋友耳熟能詳的,如今為抵抗病毒傳染,不分大人或孩子,要更徹底養成用肥皂洗手的習慣。孩子若是3歲以下,還不能夠獨自仔細清洗,爸媽可以一面幫忙,一面念念洗手的兒歌,讓孩子加深印象,及早建立起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