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讀中 培養孩子說演故事的能力

我家的寶貝很愛看書,他有沒有辦法上台說故事呢?說演一個完整有趣的故事,涉及許多能力的發展。首先要具備足夠的字彙量,才能說明故事的細節;還要有邏輯能力,把故事的開頭、中間、結尾連貫;最後,要加上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把生活經驗轉換成故事情節。


看過【艾瑞.卡爾創意說故事擂台 觀摩賽】的爸媽,可能心裡想著:我家的寶貝也很愛看書,他有沒有辦法上台說故事呢?有的爸媽則是發現:我們家的小姊姊平常也很會自己編故事說給大家聽,下次有機會,好像可以帶她參加故事擂台,練練膽量喔!

感受語言樂趣,孩子說故事能力萌芽

從3歲開始,孩子的語言能力便快速發展。爸媽多留意就會發現,這個年紀講出來的句子愈來愈長,能夠很快學會新詞的意思,並感受到使用語言的樂趣。他們常因為自己講出來的童言童語而笑得東倒西歪,比如:「媽媽,蛤蜊一直睡覺都不起床!」他們也喜歡在親子共讀熟悉的故事時,跟著爸媽你一句我一句,一起說出故事的情節,像是預測性很強的《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麼?》(上誼出版)。
 

對孩子而言,說演或自己編一個完整有趣的故事,涉及許多能力的發展。首先要具備足夠的字彙量,才能說明故事的細節;還要有邏輯能力,把故事的開頭、中間、結尾連貫;最後,要加上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把生活經驗轉換成故事情節。親子一起發揮想像力來編說故事,更能讓孩子在說故事的過程中熟悉許多句型,練習表達的能力。孩子編說故事的能力及興趣,也會隨著年紀而有些不同,比如說,4歲孩子的故事裡可能會有「暴力」、「破壞」或「受傷」、「死亡」的情節,而5歲以上的孩子更是充滿了幻想,不過無論男孩或女孩都喜歡提到媽媽,也認為爸爸是正義的化身。

說演故事是探索、想像與創造的過程

在這個喜歡「玩」語言的階段,建議爸媽常常邀請孩子一起說演故事。如果孩子不知從何開始,爸媽可以先讓孩子熟悉特定的圖畫書,在反覆念故事的過程裡,孩子會觀察、模仿,學習說話的腔調,甚至加上自己的表情和動作,慢慢發展出他自己的說法。有些故事,闔上書本之後,孩子會憑著自己的記憶和理解,用不同的話語演繹出來。

編說故事時,孩子若還沒有足夠的生活經驗可轉變為故事題材,可讓孩子先練習看圖說故事,給孩子一個簡單的框架,讓他在其中運用邏輯能力將故事說完整。像是運用《我會說》《順序圖卡》(信誼出版),透過有因果關係的連環畫,就能讓孩子在說故事同時培養理解事物的能力。你也可以幫他起個頭:「螞蟻撿到了一顆糖,然後呢⋯⋯」或是一起玩故事接龍的遊戲,爸媽編一段、孩子編一段,輪流把故事說完,這些都是讓孩子開始說故事的好方法。此外,爸媽還可以透過畫畫或動手作,來引導孩子一起製作道具、畫出故事角色,增添說故事的趣味。

同一個故事,在不同的孩子口裡,都可以是獨一無二的表現,娛樂了別人,也娛樂了自己。

給爸媽的叮嚀:拋出開放性問題

不要期待孩子一開始就能把故事說得很完整,當孩子編出來的故事不合邏輯時,爸媽可試著多問一些開放性的問題,例如:你覺得毛毛蟲正在做什麼?他喜歡什麼食物⋯⋯用引導的方式讓孩子自己把故事串起來,不要去主導故事的走向,或給太多限制,盡量讓孩子自由發揮他的想像力。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