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師給父母的話】 對抗新型冠狀病毒,該怎麼幫孩子防護?

諮詢/周怡宏小兒科診所周怡宏醫師、協和婦幼醫院詹益宏醫師
採訪整理/秦嘉彌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爆發至今,面對每天變化的疫情,對未來的無法掌握與恐慌,導致父母得面對各式各樣充斥社群媒體的資訊,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在眾多資訊中,信誼專訪了小兒科周怡宏醫師及婦產科詹益宏醫師,從醫師的角度給父母在這段時間可以應對的實用觀念。

Q1 對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該怎麼幫孩子防護?
面對疫情,周怡宏呼籲照顧孩子的人本身一定要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因為自己是照顧者,如果今天覺得喉嚨怪怪癢癢的,即使沒有發燒咳嗽,那麼要不要接觸被照顧的孩子?一個選擇是離開照顧環境,如果仍必須要照顧,口罩及洗手等保護都必須加強,同樣的狀況發生在孩子身上時,如果今天是孩子感到喉嚨痛,是不是要將孩子放到學校?幼兒園的接觸和一般上班族在辦公室的接觸是完全不同,幼兒園相對空間狹小,人與人的距離很近,常會玩在一起、抱在一起,周怡宏呼籲父母要將心比心,不要將有症狀的孩子送去上學。
 
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目前只有兩個途徑,一是減少飛沫,二是減少接觸傳染,周怡宏提醒照顧者在這段期間要規範好洗手的時機,過去可能飯前洗手,現在固定的增加頻率,只要有可能有接觸傳染機會的時機就要安排洗手,如果洗手的時機沒有抓好,也是會形成防疫漏洞。

此外當小孩打噴嚏時,周怡宏觀察孩子十個有八個都是用手掌來遮,而身旁的父母也未糾正,足見大家並沒有減少接觸傳染的概念,正確的方式應該是用手帕或衛生紙來遮,真的沒有時也要用手肘而非用手心來遮口鼻,良好的衛教習慣建立起來,孩子才能真正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

對於疑似有感冒症狀的孩子,周怡宏則建議父母觀察孩子的三個地方:眼睛、喉嚨、結膜。父母可以觀察孩子的結膜有沒有紅或是有分泌物 (也就是眼屎),如果有紅也有分泌物那麼就可以知道孩子的鼻子一定有問題,因為是從鼻淚管延伸上去的症狀。而對於喉嚨,父母可以用手電筒或小湯匙看看是否有紅腫或發炎,若有發炎則後續發燒的機會就會高、飲食變差的機率也會變高,這樣的情況下父母就應該要帶去就診。

Q2 除了戴口罩、勤洗手還能做什麼?
疫情發展期間,增強免疫力才是王道,除了生活要規律,周怡宏提供父母還有一個可以為孩子做的就是鼓勵孩子一定要多喝水,水分可以按照孩子的體重來計算,一定要足夠。10公斤的孩子每日要1000CC,10-20公斤的孩子每增加1公斤就要多攝取50CC的水,20公斤的孩子以此類推就需要1500CC。20公斤以上的孩子每增加一公斤則要多補充20CC。

當孩子的水分足夠,血液循環就會好,尿量也就很充足,尿量充足時血液循環就可以把一些病毒排掉,血液循環充足良好的過程中,孩子的白血球部隊、抗體就會順著血流進攻你身體受感染的部位,進行消滅的動作。但如果你水分不夠就很難達成。

這段期間孩子飲食中的水果蔬菜維生素也要比平常補充得更多,最好是平時的一倍半到兩倍,加強維生素的補充,就能讓免疫系統的力道更強。此外睡眠也非常重要,安穩的睡眠才能讓免疫系統好好的運作,再來則是多做運動,嬰兒可以幫助他按摩,一天2-3次,一次15分鐘, 一歲以下的孩子則一天要至少30分鐘以上的各種運動 (可參考信誼動學習專題的運動示範) 一歲以上孩子則需要60分鐘以上。運動最重要的意義是讓免疫系統可以每天被操練,碰到敵人時就可以迅速動作,從來不運動的白血球就會像不動的警察一樣,反應力會是比較遲鈍無力的。

【延伸閱讀】
孕婦應當心,抵抗力與常人並不相同


對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協和婦幼醫院詹益宏醫師也給孕婦一些提醒,孕婦的身體狀況其實是處在健康和生病之間的一種狀態,孕婦不是病人,但也不像健康的人抵抗力那麼強。

在這次的疫情中,65歲以上、6歲以下以及懷孕的人因為抵抗力比較差,詹益宏建議都要避免到人多的地方、勤洗手、戴口罩,目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還無法證實萬一感染會不會影響胎兒,但過去的流感中胎兒受影響的機率是低的,孕婦只要確實能保護自己、減少外出,認知自己的身體狀況與常人在不同階段,就能做到最好的疫情防護。

【延伸閱讀】
【心理師解讀】 生氣孩子不戴好口罩?父母如何在不安中帶領孩子?
【營養師談抵抗力】 防疫期飲食,要強化保護黏膜,增加抗氧化力


【帶孩子認識鼻病毒】
書名/鼻病毒
作者/海蒂.德帕克
繪者/黎歐諾拉.萊特
譯者/賴雅靜
出版社/上誼



【帶孩子了解大型流行病是如何傳播?】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