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孩子走出病毒的陰影


文/楊逸鴻 陽明醫院精神科主任

過去SARS曾帶給台灣民眾許多的恐慌,如今當新型冠狀病毒導致大家生活出現許多改變,處在「前運思期」(pre-operational stage)的學齡前孩子面對害怕會有什麼反應?

陽明醫院精神科主任楊逸鴻在當年SARS流行期間曾為父母分析過孩子面對這樣的傳染病危機時,他們的真實情緒會是什麼?一起來看如何從行為觀察到孩子所受的影響。以下為楊逸鴻的分析。


害怕(fears)是許多動物的本能,通常是一種正常的反應。動物面臨實際危險時會因害怕而採取逃避或為自衛而產生攻擊行為。人類更特殊,會為尚未發生的事擔心或焦慮,我們稱為「預想」(anticipation),適當的預想可以讓我們事先排除不利因素,或透過事先的演練摹擬來達到最理想的結果。但是過多或不切實際的預想,則會嚴重干擾到個人的生活品質。

當一個新病毒出現的初期因為病因不明、傳染途徑不明、預防方式不明、治療方式不確定,當然會引起大恐慌。這是面臨不可預知的一股力量的害怕,再加上流言的渲染、對於可能患病的一種過度預想所產生的想像。
孩子真的怕嗎?

學齡前的小孩正處於「前運思期」(pre-operational stage),他們的邏輯及抽象觀念還不完整,所以在理論上,他們對於病毒所造成的後果(因果關係)應不太有具體的概念,因而不至於像成年人一樣恐慌。但有一部分的孩子也會受到影響而感到害怕、不安,原因可能為:

(一)    因為主要照顧者(通常是父母親)對於病毒表現的害怕情緒會直接感染給小孩,其實孩子不是真的怕病毒,而是他們學習到要怕病毒。
(二)    在小孩的世界中,主要照顧者是他們心理上及現實層面上安全感主要的來源,一旦主要照顧者顯現出恐慌、憂鬱等症狀,小孩賴以生活的「安全體系」瞬間崩解了,會對小孩心靈造成莫大的衝擊,同時也會對主要照顧者產生信賴與不信賴、尊敬與貶抑等等矛盾的情緒。
(三)    學齡前的小孩對死亡的概念尚未完整,大人們常談病毒的死亡,會造成小孩一知半解的想像。
(四)    小孩子會發現生活方式突然變了,處處受限制,例如,要戴口罩、幼稚園停課、不能去遊樂場玩了,此外,敏感的小孩也會感受到一股不尋常的詭異氣氛。

畢竟學齡前的小孩尚無法口語陳述他們所受壓力的具體概念,但從行為可以觀察到他所受的影響。

(一)    退行(regression)行為:出現比他們實際年齡更幼稚的行為,如,又開始尿床、依賴心變強、對於分離充滿焦慮、吸吮手指等。
(二)    焦慮行為:常咬指甲、搓揉雙手、常腹痛、怕黑、做惡夢、食欲不佳、活動量變少或變多、對SARS的新聞過度關心或直接呈現過度害怕的情緒。
(三)    暴力行為:破壞物品、攻擊他人或開始喜歡玩粗魯及有暴力色彩的遊戲。
(四)    自傷行為:捏自己、頭撞牆、拔頭髮、拔眉毛等。

藉遊戲釐清孩子的真實情緒
若主要照顧者無法由小孩的陳述中瞭解小孩的改變是否與病毒有關,則可以藉由與孩子玩家家酒的方式,例如對小孩說:「來,我們來玩『我的朋友』的遊戲,有一天,我和好朋友小明約好去他家玩,但因為小明的爺爺生病了,所以不能去了…」藉由角色扮演的遊戲來投射(projection)出孩子對病毒的想法與情緒。

若孩子的不安與行為改變的確與病毒有關,則可以繼續透過遊戲來達到治療的效果,由遊戲中可以教導他們正確的知識(對病毒的認識及防範),大人也可以誘導整個遊戲往朋友的爺爺康復了(因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家人配合隔離…等),生活又回復常態,可以隨時到小明家玩了。像這樣的遊戲可以讓小孩宣洩他們的壓力及情緒,他們也可以透過較具體的療傷(如角色扮演)來重建自己的安全體系,我們也可發現孩子的弱點在何處而給予支持。
孩子由病毒學到了什麼?

當然,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主要照顧者首先得處理好自己對病毒的非理性恐懼, 
其實,病毒事件雖造成孩子的壓力,但仍有許多正面意義:

(一)    讓孩子認識到疾病及如何保健、預防的知識。
(二)    讓孩子瞭解到保護自然生態的重要性。
(三)    讓孩子學習到如何去同理生病的人的痛苦,及如何去關心生病的人或病人的家屬。
(四)    讓孩子瞭解「死亡」的正確概念。

(原文為陽明醫院精神科主任楊逸鴻在當年SARS期間所發表的分析。)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