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蘭:孩子是天生的科學家



文/洪蘭︱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暨創所所長

許多研究指出,嬰兒懂的比能表示出來的多得多。
他們不僅樂於探索,也懂得推理,個個都是天生的科學家。

最近有好幾個研究發現:嬰兒是有邏輯的,不是像我們想的那麼無知,幾個月大的嬰兒就懂得推理了。

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的心理學家給8個月大的嬰兒看一個裝有紅白兩色乒乓球的盒子,其中80%是白色,20%是紅色。實驗者假裝從盒子中隨機摸出五個來放在桌上,如果他摸出四個紅球、一個白球時,嬰兒就會很驚奇,對這個結果看很久,遠比四個白球、一個紅球的結果長很多。

這表示嬰兒心中已有預期,當實驗者「隨機」摸出來的顏色和他的預期不同時,他會凝視很久,表示他知道:「這怎麼可能?白球出現的機率要比紅球大呀?」

嬰兒懂得的比能表示的多更多

過去我們都低估了嬰兒的能力,覺得他不會說話,就以為他對外面的事情都不了解,就如一般人常誤以為聽障者一定是智障,因為不會表達。後來才發現嬰兒懂的比能表示出來的多得多,這就是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喬姆斯基(Norm Chomslay)所說的語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和語言表現(linguistic performance)上的差異(在嬰兒期,語言能力遠大於語言表現);之後,在另一個實驗中,實驗者給20個月大的幼兒看同樣的乒乓球盒子,請孩子拿出一個球來給他,這時,孩子會隨便抓一個出來,可能是白色或紅色,表示孩子對顏色並無特別偏好。

但是假如實驗者每次拿出來的球都是紅色,然後再請孩子給他一個球時,孩子就會特別選紅色球出來給他,表示孩子知道:在一個只有少數紅球的盒子中,實驗者每次都拿紅的出來,表示他一定比較喜歡紅色,所以就給他紅色的。孩子知道要拿出紅色的機率不大,如果每次都拿到紅色,那麼他一定是比較喜歡紅的,於是,實驗者要我給他球,我就選紅色的給他,讓他高興。

幼兒透過探索歷程,不斷獲取新概念

等到他們長到2、3歲時,他們對機率的了解又更深一層,例如,研究者每次給機器人吃一些不同顏色的積木,當積木中有黃色時,機器人頭上的燈就會亮起來,音樂就會出來,孩子就很高興,這些還沒有上學、還不會加減乘除的孩子看了幾次以後就了解黃色的積木是關鍵,其他顏色不重要,只要餵它吃黃色積木,機器人就會跳舞了。

到4歲時,這能力就更強了,實驗者拉一個木箱的兩個把手時,就會有鴨子和木偶跳出來,有一組兒童是看拉甲把手,鴨子跑出來,拉乙把手,木偶跑出來,另一組是給他們看實驗者同時拉兩個把手,鴨子和木偶也同時跳出來,但是他們沒有看到各自拉開的情形。結果讓孩子自由去玩這個玩具時,第一組的兒童玩的時間遠比第二組的短,因為他們已經知道是怎麼回事、不新奇了,第二組會先同時拉兩個把手,然後發現拉甲把手鴨子跑出來,拉乙把手木偶跑出來,他們玩的時間很明顯地比較久。

讓孩子自己去探索,勝過刻意教導
這些實驗都顯示孩子在主動地探索因果關係,而且機率不嘗試哪一個方法最有效。他們處理外界訊息的方式,事實上跟我們大人一樣,只是他們沒有機率這個名詞。孩子會用機率的概念去探索世界、找出因果關係,實在很令人驚訝,這些實驗徹底推翻嬰兒什麼都不懂的觀念,更重要的是,這個探索的歷程會回過頭來強化機率的概念,所以讓孩子自己去探索的效果,比老師教來得好。

另一個實驗是實驗者教4歲的兒童:如果先拉把手,再按這個鈕就會有音樂出來,另外一組則是對孩子說:「我不知道這音樂盒是怎麼玩的,讓我們來試試看。」實驗者故意做了很多動作,有的動作會出現音樂,有的沒有。結果,讓孩子自己去玩時,他們都馬上知道對的順序,不會去重複實驗直執行無效的順序。也就是說,那些被老師教怎麼玩音樂盒的孩子都沒有自己去尋找捷徑,完全依照老師講的順序去做,因為孩子認為如果老師知道捷徑一定會告訴他們,不必自己動腦筋去想,只要模仿老師就可以了。所以在課堂教學上,不可以完全只有老師講、學生聽,必須讓孩子動手做,才會有新的想法出來。

這些幼兒的實驗非常有意思,它們讓父母知道,不可低估你的孩子,他們個個都是天生的科學家呢!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