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心怡|臨床心理師
小琪擔任需要輪班的工作,婚後很開心地發現自己懷上了寶寶,但當她發現懷孕後無法輪值晚上的工作,同事必須分擔她的排班時,懷孕的開心都變成了擔心。由於小琪是這個單位第一個懷孕的女性,其他同事們並不是很能夠理解懷孕中的各種不適,因此她開始變得小心翼翼,超音波照片不敢貼在辦公桌前,也留意同事們對她的態度,深怕被同事討厭。有時即使是身體不適,也會強忍著不敢和同事說需要幫忙。於是小琪每天心裡上演好多小劇場,又煩惱這樣會影響胎教……
近年來社會大眾對於母親心理照顧的意識有逐漸提高的趨勢,因此有許多關於媽媽、甚至是爸爸產後憂鬱的衛教文章,協助爸媽們在寶寶出生後更能照顧自己的心理狀態。然而我想談談關於孕期的種種不安——「寶寶有沒有好好長大?」、「這樣的飲食符不符合營養的需要?」、「胖太多的話,會不會瘦不下來?」、「上司和同事會不會覺得我懷孕影響到工作?」、「寶寶出生之後,到底要送托育還是給親人照顧?」這些千思百想如果沒有好好處理,加上孕期身體不適,有時真的會讓媽媽變得好憂鬱!
在此想和各位孕媽媽分享心情調適的4種方式:
第一、工作之餘,多關注自己的需要
對於工作,我們負擔著自我期許以及他人的期待,但在孕期中最能夠照顧寶寶和自己的人,就是妳自己了。因此別為了要照顧太多人的期待,而忽略了只有妳可以照顧的寶寶。
會有媽媽問我:「可是工作真的好忙?該怎麼照顧自己呢?」最重要的是,把停下來休息當成一件必要的事。過去在還沒有寶寶時,可能會把休息放在工作之餘,但現在身體處在一個高負荷的狀態,休息變成和工作一樣重要。當我們可以把休息的必要性放在心中,生活作息就會因為自我提醒而帶來更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