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抗疫,讓我們走向嶄新的生活〜居家防疫一年,美國經驗分享

台灣疫情變化,居家工作和孩子不得不在家學習,都讓家長手忙腳亂。旅美的周婉湘老師和孩子一起經歷了超過一年多的居家防疫生活。我們邀請她現身說法,分享在長期抗疫中,如何調整步調,走向嶄新的生活。


文/周婉湘博士(《一起讀、一起玩:11個遊戲,陪孩子玩出繪本文學力》作者)

我們從去年三月開始居家防疫,至今已超過一年的時間在家工作和上學。美國矽谷地區這一年因為疫情產生很大的變化,甚至改變了整個教育和工作的方式。我想跟大家分享我們全家人待在家裡朝夕相處一年的一些經驗和體會。

1. 學業進度放輕鬆,親子心理健康更重要
面對突如其來的生活變化,孩子和家長都要適應在家上網課的新學習方式,不管是視訊的使用、作業上傳、全家人如何在家上班、上學又能互不干擾⋯⋯都有很多需要適應與調整的地方。請記得這是非常時期,對於孩子學業上的學習,家長不需要太焦慮,全台灣甚至全世界的孩子這一年學習的進度都與過去不同,老師也了解這一點,因此下學期老師會特別注意與調整教學的內容,來配合孩子的學習進度。家長需要多關心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關照自己的壓力指數,可以和孩子聊聊外面疫情的實際狀況,安撫他們無法表達清楚的擔憂,以及見不到朋友或不能出去玩的失望。

2. 放慢腳步,學習如何過好基本的家庭生活
維持心理健康的方式之一,是讓生活簡單化。因為大部分預定的計畫都暫時停止,不妨利用這段時間放慢生活步調,將在家學習的重點改成教孩子如何照顧自己和過好居家生活。生活簡單化就是只要能顧到最基本的層面就好,例如食物營養均衡是重點,挑選準備起來不花時間的簡單料理;孩子看螢幕時間變長、活動量變少,因此每天固定帶孩子簡單運動40分鐘以上,並練習每看螢幕半小時就將眼睛望向遠方休息一下。如果每天不得不在家裡煮三餐,就帶著孩子一起做早餐、午餐、烘培點心。既然都要陪孩子運動,就自己也一起運動,像是在家附近健走,用計步器計算每日走路的量,或跟著影片一起做瑜伽等。待在家的時間變多了,不如就訓練孩子新的家事技能,一起分擔收拾打掃等家務工作。

3. 計劃趕不上變化是新日常,滾動式調整每日行程表
若父母都在家工作又有幼兒,就得要互相支援,工作時間會經常被孩子的各種問題打斷,因此需要調整心態,工作變得沒有效率或沒辦法做到像過去一樣完美是可預期的狀況。找出全家人新的生活規律和每日行程表,例如爸爸固定每週二下午會開會不要去打擾;孩子每日中午12點是午休時間,得提前開始準備午餐;網路才藝課是傍晚五點半開始,所以晚餐要安排在之前或之後等。和另一半或家中其他大人溝通好,某些時段因工作或家務無法照顧孩子時,互相支持與配合,輪流接手育兒的責任。新的政策與學校、公司的規定都不斷在改變,因此要有心理準備得不時調整家中的每日作息表。

4. 調整心態,重新發現宅在家的好處
我們居家防疫這一年,心裡其實是非常感恩的,因為能待在家裡是幸福的,很多醫護人員、超市和餐飲業工作人員、送貨員等都仍必須出門工作。美國因肺炎疫情死亡的人數已將近60萬人,我們體會到孩子和家人都平安健康才是最重要也最值得感謝的事。兩位小學的兒子這一年來學會了很多我們意想不到的能力,他們會自己做早餐、自己設鬧鐘準時登入學校平台上網課(媽媽我就不用每天接送小孩上下學了!);會自己借圖書館的電子書在閱讀器上閱讀;使用電腦的能力增強,有問題會自己上網找答案和利用網路資源學習;把舊玩具翻出來玩,自己想辦法不無聊。

我們也因此更感恩過去生活裡視為理所當然的一切,全球疫情造成的巨大影響,會是歷史上重要的一章,也是這世代孩子共同的記憶,可以跟孩子聊聊有什麼事情是他很想念但現在不能做的?如果疫情結束,他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也可以跟孩子一起觀察與比較在家上學或上班有什麼優缺點,例如減少了每日通勤的時間、可以穿睡衣一整天、全家人每天都可以一起吃午餐、突然多了好多網路的課程可以上、平常一位難求的餐廳現在都提供外送了等,生活上的變化不一定都是不好的。孩子的適應力比我們想像的強,這一年多下來,他們也習慣了宅在家的各種好處,去蕪存菁的簡單生活,反而能讓人發現什麼才是最重要最值得珍惜的事。

(本文照片由作者提供)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