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觀不同,如何溝通?

我兒子才3個月大,非常喜歡人抱,不抱他就哭鬧不停,偏偏先生非常無法忍受孩子的哭聲,又禁止我常抱孩子,所以孩子沒多大就已經被修理得很慘,夫妻也常因此反目,我該怎麼跟先生溝通,去處理這個問題呢?
Podcast搶先聽》夫妻教養不同調,心理師分享溝通技巧


有了孩子,對許多家庭而言,是個相當重要的「變數」,尤其夫妻間的親密關係也會因而面臨考驗。   

現代父母在孩子的教養上有相當程度的投入,對孩子的成長也有相當高的期許,夫妻若能秉持相似的教育觀,那麼孩子的教育問題大多能從容應付;但夫妻間的理念差距若太大,教育孩子時不但會產生問題,也會連帶影響婚姻關係。   

為人父母後,我們常在有意無意間,運用以往父母教養我們的態度與方法,去教養我們的下一代,就如同您先生所堅持的不抱孩子、動則責罰的教養方式,很可能就是源自於您先生成長經驗中,原生家庭所建構起的教養信念——雖然你我都很清楚這樣的做法可能無法滿足孩子真正的需求,也可能會對孩子的情緒與人格造成不良的影響。   

因此,一味因孩子的教養問題與先生發生爭吵,並不容易改變先生的教養觀,夫妻雙方最好能運用良好的溝通技巧,一起來看待那些可能造成衝突的教養觀。要特別提醒的是:想要成功地改變另一半的教養觀,必須要奠基在夫妻間的良性互動之上,千萬不能在彼此衝突時,就消極地關閉了夫妻間的溝通管道,一意孤行,反而應更積極的將訊息傳達給對方,建議您可以這麼做:

一、營造溝通情境,回顧彼此的成長經驗:   
找一個心情愉快而又不受干擾的時段,從對彼此的關懷談起,再逐步進入成長主題,聽聽對方的童年成長體驗與感受。

二、將童年經驗與對教養上的「堅持」聯結:   
您先生所堅信的「不要抱孩子」的背後理念是什麼?他嚴厲管教作風的真正原意又是什麼?這些問題都很可能從他的童年經驗中找到些許答案;在你們談心的過程中,也能幫助彼此體諒對方的用心。

三、找出平衡點,學習教養新方式:   
為解決教養落差的問題,必須要能針對主要爭執點,進行討論及協調,儘量達成較一致的做法。以您家為例,孩子的哭鬧及是否抱孩子,是目前引發夫妻爭執的主要導火線,您和先生不妨先行設定,在哪些狀況下、哭鬧持續時間多長,才抱孩子,也可以建議先生採取較不嚴厲的應對方式。 或許我們在面對教養觀不同的另一半時,會有很深的失望感,但是,隨著孩子的成長,唯有不斷溝通、學習、修正彼此的教養觀點,才能維繫家庭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