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寫作業,何時該放手?

孩子已經二年級了,老師希望家長先訂正過孩子的作業才交出,但到了這個年紀,家長還需要陪著寫功課或檢查作業嗎?什麼時候該開始放手,又該怎麼放手呢?
陪伴或放手的目的
首先,當我們在討論「何時要陪伴、何時要放手?」這個問題時,其實需要思考背後更深的問題:「陪伴或放手的目的是什麼?」相信大家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因為我們都知道,陪伴孩子本是父母的責任,然而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就應有不同的陪伴方式。

起步階段的陪伴
一年級的孩子是需要我們陪伴的,因為要培養孩子良好的讀書習慣、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但是陪伴到什麼程度?是家長「一直」陪著孩子寫功課,寫錯了、寫醜了,就幫忙擦掉嗎?還是只是檢查孩子功課完成與否,並指出孩子需修正的部分請他調整呢?這當中的陪伴程度是不同的。

獨立階段的放手
就兒童心理發展的角度來看,到了二年級,孩子應該進入了需要學會獨立的階段。同時,升三年級以後,在學校的時間多了,家長可能也沒有以往那麼多的時間可以陪伴他們。這時候,應該開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讓孩子知道學習是自己的責任。我們需要和孩子溝通放手的原因,以及之後您會如何協助,讓孩子有心理準備。您也可以和級任老師溝通您的想法和做法,好讓雙方互相理解,可以配合得更好。

引導孩子覺察錯誤
有些家長可能會認為,到學校老師批改之後,孩子自然就會發現錯誤,這樣的想法並沒有錯。然而,我們也要考慮到學校和老師的時間資源有限。通常全班近30位學生,老師需要教學授課、批改與訂正作業、處理孩子問題等,因此老師無法一一確保每個孩子都能理解自己的錯誤在哪裡。這時,家長的角色就顯得很重要,藉由檢查作業,不僅能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也可以協助孩子養成自我檢查與修正的獨立學習能力。

將時間還給孩子
再者,孩子的下課時間不應被「訂正」所佔據。下課時間不僅是為了讓孩子休息,更重要的目的其實是讓孩子有機會透過「玩」學習與同儕互動,這對他們來說是一門關鍵的課程。如果孩子在家裡寫作業的正確率不佳,他們的下課時間可能都需要用來訂正作業。如果我們能在家中就先協助孩子提升作業的正確率,那麼他們在學校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探索、發問和自主學習。

從陪伴到支持
總體來說,無論是老師、家長還是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和需要,沒有絕對的對錯。透過理解並溝通,我們可以找到對孩子最好的方式來協助他們學習。在這一過程中,家長的角色將會從「陪伴者」轉變為「支持者」,幫助孩子成為獨立自主的個體。

(以上內容為資深小學低年級老師曾麗美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