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負面新聞就焦慮,如何安頓自己的情緒?
每次看到與孩子有關的負面新聞,我就會非常焦慮,像是外出時無法放鬆,總怕孩子走遠一點就會出事。網路上一些涉及兒童的性暗示內容也會讓我非常不安、憤怒,甚至久久無法平復。這種情緒困擾已經影響到我和孩子出門時的心情,請問該怎麼調整呢?
親愛的家長:
讀完您的來信,我深深感受到您對孩子的愛與保護。看得出來,您真的很在意孩子的安全,每次看到那些跟兒童有關的新聞,都會不自覺地擔心、害怕,甚至當孩子離開您一步時,就會忍不住追過去牽住他的手。這種反應真的很自然,尤其是像我們這樣有年幼孩子的爸媽,心裡都會忍不住想:「萬一那件事發生在我家怎麼辦?」
其實,會有這樣的情緒,一點都不奇怪。心理學上也有提到,當我們接觸到太多災難或負面事件的資訊時,可能會出現「替代性的情緒反應」——即使事情沒發生在我們身上,情緒卻像親身經歷一樣強烈。所以,那種焦慮、緊張、甚至噁心不安的感覺,不代表您想太多,而是因為您真的很愛孩子,很想守護她不受到一點傷害。
只是,如果這樣的擔心變得太頻繁,會讓人覺得喘不過氣來,也可能不小心讓親子共處的時光變得緊繃。如果您發現自己最近對這類訊息的反應特別大,也許可以試著調整一下接收資訊的方式。像是每天只固定看一次新聞,選擇自己信任、內容不過度渲染的平台。該關心的事我們會知道,但不用讓它一整天纏著我們的心。照顧好自己的情緒,也是守護孩子安全的一部分。
當您發現自己又突然緊張起來時,可以練習幫自己「按個暫停鍵」。這時候很推薦一個方法:停下腳步,做幾次深呼吸。也可以在心裡對自己說:「此刻,我的孩子在我身邊,是安全的。」再抬頭看看周圍的人、看看孩子正開心地走在前面,提醒自己——我們現在真的很好。這樣的安撫方式,就是心理健康中說的「安靜能繫望」五字訣裡的「靜」:讓自己先靜下來,才有力量走下去。
親愛的家長,您願意思考自己的情緒、關心自己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是很棒的一件事。別忘了,孩子正在您身邊,正在好好地長大;而您,也值得在陪伴的旅程中,保有自己的呼吸與節奏。
當您能漸漸放下那些壓在心上的擔憂,就能更輕鬆地牽起孩子的手,一起好好看一看這個世界。孩子的確需要被保護,但比起一位隨時緊繃的父母,他同樣需要一個相信自己、也相信世界美好的父母。
祝您和孩子,都能越來越自在,也越來越安心地一起生活。
(以上問題由信誼教養諮詢小組回覆)
讀完您的來信,我深深感受到您對孩子的愛與保護。看得出來,您真的很在意孩子的安全,每次看到那些跟兒童有關的新聞,都會不自覺地擔心、害怕,甚至當孩子離開您一步時,就會忍不住追過去牽住他的手。這種反應真的很自然,尤其是像我們這樣有年幼孩子的爸媽,心裡都會忍不住想:「萬一那件事發生在我家怎麼辦?」
其實,會有這樣的情緒,一點都不奇怪。心理學上也有提到,當我們接觸到太多災難或負面事件的資訊時,可能會出現「替代性的情緒反應」——即使事情沒發生在我們身上,情緒卻像親身經歷一樣強烈。所以,那種焦慮、緊張、甚至噁心不安的感覺,不代表您想太多,而是因為您真的很愛孩子,很想守護她不受到一點傷害。
只是,如果這樣的擔心變得太頻繁,會讓人覺得喘不過氣來,也可能不小心讓親子共處的時光變得緊繃。如果您發現自己最近對這類訊息的反應特別大,也許可以試著調整一下接收資訊的方式。像是每天只固定看一次新聞,選擇自己信任、內容不過度渲染的平台。該關心的事我們會知道,但不用讓它一整天纏著我們的心。照顧好自己的情緒,也是守護孩子安全的一部分。
當您發現自己又突然緊張起來時,可以練習幫自己「按個暫停鍵」。這時候很推薦一個方法:停下腳步,做幾次深呼吸。也可以在心裡對自己說:「此刻,我的孩子在我身邊,是安全的。」再抬頭看看周圍的人、看看孩子正開心地走在前面,提醒自己——我們現在真的很好。這樣的安撫方式,就是心理健康中說的「安靜能繫望」五字訣裡的「靜」:讓自己先靜下來,才有力量走下去。
親愛的家長,您願意思考自己的情緒、關心自己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是很棒的一件事。別忘了,孩子正在您身邊,正在好好地長大;而您,也值得在陪伴的旅程中,保有自己的呼吸與節奏。
當您能漸漸放下那些壓在心上的擔憂,就能更輕鬆地牽起孩子的手,一起好好看一看這個世界。孩子的確需要被保護,但比起一位隨時緊繃的父母,他同樣需要一個相信自己、也相信世界美好的父母。
祝您和孩子,都能越來越自在,也越來越安心地一起生活。
(以上問題由信誼教養諮詢小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