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氣時,就會出現自殘行為,是什麼原因?

我的孩子快3歲了,只要他一不高興,就會出現傷害自己的動作,如:用力向後面的牆壁撞去,或是尖叫、打自己的頭,非常的讓人擔心,請問,這樣的孩子有問題嗎?
每一個人的情緒表現方式都不一樣,就算是年紀小的孩子也有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後仰、攻擊、咆哮,都是反應強烈孩子發怒時慣有的動作,請不要太擔心。

這其中,後仰撞牆動作最為危險,不但可能造成外傷,對於腦部有潛在的危機,當孩子出現類似行為時,就需要立即處理,千萬不要養成習慣性的發怒反應。所以,當孩子出現類似撞牆行為時,不要忙著罵孩子、告訴孩子有多危險,請立刻帶孩子離開現場,終止撞頭的行為,由於你家孩子屬於情緒激動類型,為了避免危險的發生,居家環境的地板與牆面、以及家具護角的防護就得特別注意。

了解孩子情緒引爆的導因也非常重要,雖然三歲孩子已經有一定的口語表達能力,不過,當孩子無法清楚表達時,還是需要由我們去解讀孩子的情緒反應,例如:每個孩子都有一些「怪癖」,不喜歡洗頭、有起床氣…,只要能多多理解孩子特有的個性與習性,就可以用「預防」的方式來減少孩子發怒和發生危險的機會。

「打自己」則是一個較難處理的狀況,除了拉住孩子的手之外,搭配曉以大義並轉移注意力的方式最為有效,如,告訴孩子:「打頭會變笨喔!走走走,我們出去走走…」,此外,感覺統合專家高麗芷老師也提醒:有些孩子會從自己身上獲取感覺刺激來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就好像吸吮手指、或玩弄自己的手腳一般。

不過,如果孩子撞頭、打頭、拉頭髮的力道太大,就要留意他是否因為觸覺比較遲鈍,才會把一般人覺得「痛」的感覺,當成「舒服」,高老師建議爸媽可以參考坊間的按摩資料,可以透過幫孩子按摩、或是摩擦皮膚的方式,提升孩子的觸覺敏銳度,也能減少孩子避免用「打自己」的方式尋求強烈的感官滿足。

情緒容易高張的孩子,特別需要成人的陪伴與關心,藉此來豐富的生活經驗與五感體驗,只要多多和孩子一起遊戲與互動就可以了,如:跟他說說話、唱兒歌給他聽、引導看圖畫書、一起動手玩玩具…,藉由多元的活動來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如此,也能有效減少孩子出現情緒緊繃的現象。

(以上問題由 信誼教養諮詢小組 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