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詢/臺北市立大學體育系主任王宗騰  
採訪報導/林瑞丹

體育課時間被壓縮是目前學校課程普遍面臨的問題,但對孩童的全人發展來說又必須有更多的體育課,因此在有限的時間內如何讓體育課程效益最大化,或是透過其他課程融入運動增加更多身體活動的機會,不僅是當前國際性中小學教育共同努力的目標,也是台灣新課綱倡導跨領域學習與各領域「素養」培育所臨的全新挑戰。


樂在運動,是體育課程設計的核心

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人體運動學系副教授Spyridoula Vazou博士,曾在2018年調查一千多位成人對學生時代體育課的感受,發現大多因為體育課單調無聊或經常被老師、同學公開批評、比較而留下糟糕的印象和對體育失去興趣。她的團隊也曾對小學五年級學生測試不同體育課程的效益,用傳統體適能訓練(2次5分鐘跑步、仰臥起坐、伏地挺身),或用新奇課程帶領(播放音樂,孩童隨機朝不同方向跑、上下跳、相互擊掌),結果兩套課程的運動量和強度都相當,但用新奇課程的孩童不僅沒有出現傳統課程孩童的負面情緒,還能享受課程進行中的樂趣。

除了讓孩子上課有趣之外,Dr. Vazou強調學校的體育課程雖偏重競技運動,但提醒老師在過程中不要把重點放在「贏」上,而是要放在「進步」,和自己比較的「進步」比和別人比較的「贏」更重要。所以在短短的一節體育課程中,可以更多元化,讓孩子充分參與設計和決策,根據孩子的身體能力嘗試不同的標準,根據孩子們不同的能力和專長給予不同的彈性和自主性,喚醒孩子對身體的覺醒和團體活動的歸屬感,才能讓孩子上課充滿樂趣,樂於接受自我體能的挑戰,達到課程優化的最佳效益。

 
►臺北市立大學體育系主任王宗騰建議家長,要把運動當作一種生活習慣。
 

運動專業和跨領域激盪,都是必要的師培訓練

除了優化有限時間的體育課程外,學者也建議要做跨領域課程結合增加身體活動量。這樣的趨勢在美歐學校,落實在課前先做體能活動再上學科課程,或身體活動融入認知課程學習去增加課程的趣味性和學習效益。而在台灣呢?

雖然線上老師也許對運動已有充分的認識,也體認跨領域融入身體活動學習的重要性。但臺北市立大學體育系主任王宗騰認為,台灣教學現場在運動課程質、量的提升上都面臨嚴峻的考驗。

目前幼兒園和小學體育課程大多是由幼教老師和導師帶領進行,多數不是運動專業背景,知道身體基本動作很重要,卻欠缺基本動作的認識。往往帶課會出現自己或孩童受傷的狀況。「總覺得眼睛看過就會教,其實專業不同,複製教學並不容易。」王教授說,要讓身體動作質量提升落實在台灣教學現場,師資培育訓練是最根本的問題。除強化現場老師對身體基本動作的認識和組合運用外,跨領域教學落實是目前最大的問題。優質的運動課程要兼顧運動的技能、認知和情意的表現,「線上老師在面對單一面向課程目標設計上,都有足夠的專業和經驗,但面對二和三個目標整合設計時,便捉襟見肘。」

 
►Dr. Vazou強調學校的體育課程雖偏重競技運動,但提醒老師在過程中不要把重點放在「贏」上,而是要放在「進步」,和自己比較的「進步」比和別人比較的「贏」更重要。


從模仿到修改、自創,就是要「動」起來

王教授說雖然幼兒園和中小學新課綱都強調跨領域學習,但實際在師培上尚未落實。「只靠單一面向專業老師聚在一起研習,無法激起跨領域火花。」只有「強+強」的不同科目人員一起研習,才能觸類旁通加上不同元素設計,落實跨領域整合。除了師資培育重視跨領域碰撞學習外,他也建議信誼基金會能把這次國際研討會內容轉出成為師培資源。透過國外學者的分享和實作示範,可以帶給線上老師新的啟發,「這些課程刺激、思考,讓老師可以從模仿教學開始,慢慢修改,發展屬於班上孩子、屬於自己自創的課程。」雖然跨領域教學尚在起步,資源不夠充裕,他相信從政府和民間支持系統一起攜手落實師培,才不會讓跨領域學習淪為口號。

王教授也建議家長,運動是一種生活習慣,不只是學校要用專業帶領學習,家庭也應從小和孩子一起透過遊戲或活動健身強腦。他提醒家長要減少對3C的依賴,多帶孩子走出去戶外運動,讓運動成為生活的習慣,成為親子關係增溫的橋樑。運動也許不能讓孩子立即變聰明,卻能讓孩子的大腦處在最有利的學習狀態裡。雖然我們不能立刻改變教育體制,但我們可以馬上從家庭教育做起。


 

家長回應:我沒有想過原來可以把遊戲玩得這麼聰明!

(家長:任新蘭,育一子2歲多)

這次的研討會收穫很多,我沒有想過原來可以把遊戲玩得這麼聰明。但同時有些遊戲是我們小時候也會玩的,例如木頭人,我們也有變形玩法,睡美人、稻草人、植物人之類的。所以歸根究柢,就是父母要花時間跟孩子玩,而且理論也已經證明不用擔心孩子玩太多。不會玩的家長也還有網站教家長玩。實際應用上,我想到的就是每天安排一段時間跟孩子一起玩。不過因為他現在年紀還小,聽不太懂,所以不太能要求規則。
 

逛樓層、去Baby Boss算不算運動?

目前幼兒園一般安排活動都會有大肢體運動時間,所以應該不太擔心運動量過少。反而是除了大肢體運動出汗之外,是不是也可以加入這些益智型的運動遊戲。

至於家長這塊,我覺得要討論的面向就比較多了。一個是家長認知的運動量是什麼?有的家長可能帶小孩在百貨公司玩一天,覺得他們逛樓層、去Baby Boss半天、或是做黏土、在玩具樓層玩了N種玩具、或是室內遊樂園這樣就耗掉體力,晚上很好睡就對了。但是除了室內遊樂園可能還有機會活動大肢體之外,其他可能都不是我們教育中認為的運動量吧。也有的是家裡有兩個以上孩子,家長就待在家裡做家事,讓孩子玩玩具、追逐,那這樣算是運動量嗎?

除了認知不同以外,為什麼運動量要夠?其實那些家長可能根本就不在意運動量這件事。所以有什麼理論或觀點來影響他們的看法嗎?而另外那些比較注意運動量的家長,可能是帶去公園或草地,讓孩子跑跑跳跳,但可能就不知道原來還可以加點什麼變化,讓跑跳變得更不簡單。































 

 

幼教工作者回應:運動真的不是動動玩玩而已

(老師:陳澤佩,信誼基金會實驗幼兒園園長)

雖有新課綱強調跨領域整合教學,但現場幼教老師過去沒有這樣的養成訓練和經驗,其實無法精準地看見每一個領域的精確度,以及不同領域融合後是否符合課綱。

在課程設計上。跨領域設計經驗比較缺乏。的確單項強。跨領域則不足。部分幼兒園有外聘體能老師,但以遊戲活動為主,就幼兒園的六大領域學習來說,真正落實身體動作領域與任何一個領域或多領域整合都不容易,只能從活動開始分析慢慢做成教案再檢核。


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去大台北的特色公園跑跑

大部分再設計課程的時候會把課程目標消化過再把所需運動量加進去,遊戲時會兼顧運動量多分幾組讓孩子動起來多流汗。不過真的不是動動玩玩就是運動,幼教老師對運動專業素養並不足,透過研討會可以刺激想法帶來一些啟發,延伸設計從認知融入身體活動,或從身體活動融入認知等其他領域。對幼師來說是很好的啟發和思考,不過對於多樣性和多樣化尚須強化,目前先透過活動數量去兼顧強化。

建議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去大台北的特色公園跑跑,目前特色公園已不是傳統罐頭遊具,大肢體伸展運動器材多,就算盪鞦韆或跑跑跳跳也可以幫助孩子多動。走出去就多了運動的機會,這樣的生活態度很重要,不要被手機制約,影響了親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