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助孩子克服害怕的情緒

  孩子對於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會感到害怕,幼兒階段的孩子還無法清楚辨別真偽,所以也容易因為黑或聲音或影像而做可怕的聯想,尤其是當成人給他關於這方面的負面印象時,因此,父母的教養態度是很重要的,生活中的事物避免給孩子負面的印象,也要盡量建立孩子對於人或環境的安全感,減少讓孩子處在恐懼情緒的陰影下。

晚餐後,全家在客廳看電視,五歲的小君想回房間拿心愛的熊熊抱著看電視,但因為害怕暗暗的樓上會突然冒出怪獸或魔鬼,所以要媽媽陪她上樓。三歲的小咪看到姊姊不敢上樓,就湊過去說:「小咪勇敢,不怕怕,陪姊姊上去。」媽媽除了稱讚小咪,也告訴小君怪獸、魔鬼是卡通幻想的東西,並不會出現在現實生活中。小君心中雖仍有點怕,但聽了媽媽的話後,也就鼓起勇氣上樓了。

不同年齡層害怕的事物不一樣
「害怕」是指因現實、想像中的危險或疼痛而激起的反應。在成長過程中,對某些特定事物感到恐懼是正常發展的一部分。適當的害怕是一種防衛反應,以警告人將面臨的危險,讓人採取行動(如:跑開或呼救)保護自己。兒童畏懼的對象大多是他無法瞭解或不能控制的事物,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對周遭世界愈來愈瞭解,所害怕的事物也會改變,例如:兩歲的幼兒會害怕突然的巨響聲,像打雷或爆竹;三~四歲害怕動物;四~五歲害怕黑暗;六歲怕黑和怕迷路;七歲以上害怕實際的生活事件或天災,像綁架、住院開刀、地震等。但是幼兒不一定能具體說出害怕,而可能表現在退化行為(如:尿褲子、大哭):不安或容易激動,甚至對玩具或動物異常殘酷。因此當孩子有以上行為時,家長即要注意他是否有恐懼不安的感覺需要協助處理。

協助孩子表達及調適
幼兒對於抽象概念的認知不足,且語言的表達能力有限,因此建議採遊戲或繪畫的方式來誘導孩子表達不安及害怕。當孩子害怕時,別急著否定他的感受,先接受並傾聽他描述心中的感受,提供機會讓他發問,同時澄清他的一些錯誤的想法,例如:孩子害怕打針,有可能是想像自己做錯事而受罰;或者是擔心打完針後,身上有洞會血流不止。可以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向孩子解釋:「醫生叔叔要把藥藥打進妹妹身體殺蟲蟲,妹妹才不會覺得熱熱不舒服。打針的感覺就像小蚊子叮到,會覺得刺刺的,妹妹不要亂動,醫生叔叔會儘量快一點,打完之後護士阿姨會幫妹妹貼上OK繃,就不會流血了。」讓他瞭解事實,解除對未知的恐懼。在打針的同時,也可以和他一同數數兒或唱兒歌,分散他的注意力。千萬不可以騙他說:「一下子就好了,怕什麼?一點都不痛!你真不勇敢。」結果,他實際的遭遇花了很久時間才打好,而且很痛。如此一來,他不僅對打針這件事留下可怕的印象,對您也不再信任了。

孩子在經歷害怕情境後,大多會想和照顧者在一起,並希望照顧者一次又一次的聆聽他們的經驗,此時該如何協助他平息害怕的感覺呢?兒童發展學家安梅思(Ames)和依格(Igo)提出一些建議:
●要知道孩子會隨著成長而克服大部份的恐懼。
●允許孩子有一段退縮時期,讓他慢慢適應害怕的事物或情境。
●合理避免一些孩子真的無法克服的害怕情境,如五歲的孩子怕黑,就盡量不要讓他在黑暗的地方獨處。
●知悉各年齡層的孩子通常會害怕的事物或情境。
●不要嘲弄孩子的害怕,或因此在別人面前羞辱他。
●不要強迫孩子去面對害怕。
●不要因孩子害怕,而說他是小娃娃或長不大。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父母應提供機會,讓孩子表達發展階段中可能經歷的害怕,並給予支持及保護,讓他試著學習調適,如此將有助其渡過害怕的時期。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