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避免孩子被陌生人誘拐,不能只是讓孩子誤以為陌生人都是壞人,產生恐懼的心情,可以試著從故事或生活事件中舉出具體的例子來引導孩子。
幼兒園階段的孩子,活動力變得更強,對什麼都覺得好奇有趣,更喜歡到處遊玩探索。爸媽雖想鼓勵孩子更加獨立,但面對社會上兒童失蹤、誘拐事件層出不窮,總會擔心一不注意就有意外發生。到底該如何防範未然,教導孩子判別善惡、危險情境呢?
學齡前幼兒仍無法判斷是非善惡
其實這個階段孩子的「社會知覺」發展不夠成熟(所謂社會知覺,是指從觀察別人的面部表情與行為而了解他人的想法與情緒的能力)。雖然因為常和父母手足相處,比較有機會正確地了解父母和兄姊的心理與期望(也就是發展社會知覺);但對於陌生人,孩子因為缺乏接觸的經驗,更何況陌生人內心的想法與外表的行為有時並不一致,孩子並無從辨別與應變,一旦遇見居心不良的成人,安全問題便發生了。
藉由故事或實例來學習判斷危險情境
對孩子來說, 「壞人」是很兇、會打人、罵人、搶他東西等外在行為的「壞」;而「陌生人」的定義則是很抽象的,孩子並沒有足夠的能力去辨別、判斷陌生人的內心想法,那麼該如何引導孩子既能保護自己、又能有禮地面對陌生人呢?
建議爸媽,以孩子聽得懂、能夠接受的話,教導他「面對陌生人」的具體作法;並透過故事實例來教導孩子,幫助孩子學習判斷,建立面對陌生人應有的得體態度。像是透過故事和孩子共同討論(像︰「小紅帽和大野狼」以及「七隻小羊」等童話),或是以報章新聞為題材,依孩子能夠了解的程度,告訴他社會上曾經發生綁架、誘拐幼童等事件,讓他想想︰「小羊為什麼會被大野狼吃掉?」、「為什麼不能吃別人給的東西?」等,讓孩子逐漸學習、思考並判斷哪些情境是具危險性的。即使孩子沒有辦法一下子完全體會,但他總會長大,從經驗的慢慢累積中,他會漸漸了解如何保護自己和如何面對陌生人。
教導孩子可尋求幫助的人或地方
對大人來說,「面對陌生人」、「判斷善惡」也是不容易的課題,遑論學齡前的幼兒。所以,除了給孩子簡單具體的做法,逐步培養孩子判斷危險情境之外;另外,還可以讓孩子隨身攜帶哨子,教他可以尋求協助的警察特徵,或是有危險可以尋求協助的地點(如:便利超商或警局)。孩子的安全意識較薄弱,周邊的成人一旦發現有異狀,更應該主動的伸出援手,就可以防患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