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要學會認識自己、信任他人、和諧相處。小小孩的社會情緒能力還在起步中,唯有從熟悉的生活情境去引導,才能幫助他順利迎接每一段新關係。
生活裡有很多細節,如果能夠體會這些細節的意義,生活就會變得很有滋味。比如說,爸媽一起計畫家庭旅行、會分工做家事照顧孩子、親子會一起買菜烹飪、祖孫會互相關心,任何一次的互動都是孩子與人、與世界建立關係的機會。
孩子需要安全感和對家的歸屬感
處於幼兒階段的孩子,與家人相處時若能有被照顧、被關心的感覺,而且家中有規律的家庭活動,這代表了爸媽有不錯的計畫與安排生活的能力,不僅能讓孩子產生安全感與對家的歸屬感,孩子也比較容易養成組織、計畫的能力。反之,孩子便容易覺得不受關心、無法被社會接受,不但影響學習,也影響日後成長的心理健康,容易產生偏差行為。
在青少年的研究中,有一項指標是「在家吃晚餐的次數」可以預測孩子的偏差行為。是什麼原因造成這個關聯性呢?是媽媽煮了特別的食物嗎?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林如萍教授指出,「在家吃晚餐」其實是情感支持的表徵,一個青少年能夠在家吃晚餐,至少代表了4個前提:
1. 有個稱之為「家」的穩定居所。
2. 有規律的生活,家中有人會定時準備晚餐。
3. 家中經濟是穩定的,回到家能預期有晚餐。
4. 家中有人關懷,會有人關心孩子為何還沒回家。
從這個研究,我們不難理解,無論是一起吃飯、一起看書遊戲、一起做家事,都是「手段」,不是「目的」,真正重要的是背後隱含的需求:一個人的喜怒哀樂能夠被同理、被關心。孩子的社會情緒能力也是因此而能健全發展。
拉近家人關係 居家環境和互動方式很重要
愛是人類最重要的情緒需求。根據教育部統計與蓋洛普一項民調顯示:76.2%的人不曾或很少與家人擁抱;62.1%的人不曾或很少對家人表達感謝與讚美;50.3%的人不曾或很少傾聽家人的心情。如果從居家環境來看,有53.9%的人認為住家附近有公園綠地,有助於拉近家人之間的關係;35.5%的人認為除了客廳之外,餐廳與廚房也是家人互動與培養感情最佳的地方。
這些數字印證了「青少年在家吃晚餐的次數可以預測孩子的偏差行為」背後的意義:一個人的社會情緒能力是不是健全,和他有沒有一個可以稱之為家的的避風港、有沒有可以一起分享喜怒哀樂的人,密不可分。
打破表淺溝通,傳遞真感情
新時代的互動媒介固然讓人排除了時空的距離,有它的優勢與便捷性,但虛擬世界無數的貼圖與「讚」也有極大的風險存在,如果家人各自在不同的空間用Line對話,見面或同坐在一起時卻相對無語,這種表淺的溝通方式是無法傳遞出真正的感受,對小小孩來說也絕對不是理想的社交學習楷模。
實體互動的不可取代性是今日爸媽必須要正視的課題。以前過年過節,全家人一起包餃子、圍爐,一起動手,簡單飲食都能感受到家人的凝聚與祝福心意;現代家庭常見在大飯店圍爐,吃的過程或許只是記錄了美食、忙著打卡、與朋友滑手機,卻忽略了和同桌的家人談心,孩子也沒有記憶中的媽媽拿手菜,這將是孩子的缺憾。
就算你沒有好手藝,也能透過年節準備和家族團聚時刻,用最簡單的方式和家人一起「玩」出新關係,讓孩子留下快樂的經驗。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