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策略,讓幼兒的等待不那麼困難

不論孩子是安靜或好動的氣質,想讓孩子學會調節及控制情緒,大人示範轉移注意的策略,能成功幫助孩子提升耐心。

江秀雪 輯譯

小孩通常都耐不住性子,要他們等一下,在他們的感覺裡會覺得特別久,然後脾氣就變差,無法克制情緒。心理學家因此想知道,是否孩子在等待時的脾氣,是影響他們行為反應的因素?誰可以讓孩子在需要漫長等待時仿效,來克制他們的情緒?父母忙著回覆電子郵件或是講電話時,兩歲幼兒通常很快不耐煩,不想等父母,該怎麼協助呢?

之前曾有研究證實,幼兒可以藉由觀察陌生孩子在相同處境下的反應,模仿他們的行為,來讓自己在等待時分心、轉移注意。而這項新的研究則是針對96對兩歲幼兒及他們的父母,觀察小孩的變化。

研究人員要幼兒等三分鐘才給禮物或糖果,禮物和糖果都放在小孩拿不到但是看得到的地方,然後研究人員就離開房間,父母則盡量不干擾他們,讓他們玩旁邊的一疊杯子或是會動的玩具除草機。結果發現:如果是父母描述中比較安靜的孩子,通常會玩杯子;比較愛動的孩子,則會選除草機。

然後,研究人員將孩子分成兩組:一組讓孩子看研究人員如何在等待時,藉由玩具或遊戲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另一組對照組的孩子則執行了一項與等待無關的有趣遊戲,然後兩組孩子都再等三分鐘才給禮物或糖果。結果顯示:不管脾氣好動或好靜,不管是哪種玩具,有看大人在等待時玩玩具的那組,比較容易學大人藉由玩具來轉移注意而耐心等待;對照組則比較沒耐心。有趣的是,即使是陌生的大人,而不是自己的爸媽,也是小孩學習控制情緒、調節情緒的對象。

研究人員指出,這意味著孩子們將「分心」作為一種策略。然而,孩子們的氣質是否與所展現的遊戲風格(安靜或愛動)相匹配並沒有差異。因此,在向他人學習策略時,玩具或遊戲是否與孩子氣質相匹配並不重要。有父母和陌生人在一旁示範,才是學習的重點。

■資料來源:Child Development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