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寶寶順利入睡的訓練法

睡眠問題是新手父母相當困擾的問題之一。學習入睡對寶寶而言是一個新的技巧,在學習早期常會表現出躁動不安與哭泣吵鬧,爸媽怎麼做才能幫助寶寶學會掌握自行入睡的技巧呢?

文/周怡宏|資深兒科醫師


一般而言,嬰兒要等到至少4個月大以後才能出現一個穩定的白天清醒/夜間睡眠型態,這也是專家建議在4個月大以後才進行睡眠訓練的原因。

幫助嬰兒入睡的有效方法
對嬰兒來說,哭泣是在面對入睡情境的正常反應,有幾個不同方法可以幫助嬰兒學習自行安撫而入睡,但是需要由父母依照意願以及家庭情況做出選擇。

由於嬰兒可以經由例行習慣學習,很重要的是父母要挑出一個能夠持續固定使用的方式,而不會使得照顧者筋疲力竭。以下是兩個常用的方法:

1.漸進式哭泣睡眠法(Graduated crying-it-out也常被稱為Ferber法),是一種認知治療法,在養成寶寶睡前例行習慣之後,讓寶寶哭泣一段時間,以便訓練他能自己入睡。做法是當寶寶有睡意時就把他放在嬰兒床裡,父母離開房間,等待越來越長的時間才進入房間看看寶寶,例如從2分鐘開始,慢慢延長到30分鐘,在此過程中不要抱起寶寶,也不要和寶寶說話。等到他的睡眠時間漸漸穩定後,就會減少睡前哭泣的狀態,寶寶也會慢慢適應父母不在身邊陪伴的情況。這種睡眠訓練目的在於不需哄睡。通常訓練成功以後,寶寶半夜也不會哭醒。

2.睡眠時間逐步調整法(Bedtime fading),這是一種行為矯正治療法,使用較為溫和而沒有哭泣的技巧,幫助寶寶的內在生理時鐘與父母希望的入睡時間重新一致化。做法是父母先將寶寶入睡時間每天往後延遲10-15分鐘,直到幾天以後,寶寶感覺在床上疲累而睡著,這即是新的寶寶入睡時間。研究已經證明,此一方法對於長期抗拒上床的寶寶是有效的,它也有助於建立一個新而較早的睡眠時間。

研究指出:寶寶安穩睡、大人壓力低
研究者指出,相較於沒有使用特定方法,這兩種睡眠訓練方法都可以有效幫助嬰兒入睡快些。運用兩種睡眠訓練方法之一的母親也顯示出壓力較低。使用漸進式哭泣睡眠法的家庭發現寶寶比較不會在夜間醒來。研究者認為,睡眠訓練並不會影響親子關係,使用漸進式哭泣睡眠法也不會傷害父母對孩子的親密感覺。

父母放寬心情陪伴寶寶學習入睡技巧
根據研究,有至少30-40%嬰兒會出現睡眠障礙,因此請務必認真看待寶寶的睡眠問題。學習入睡對寶寶而言是一個新的技巧,在學習早期常會表現出躁動不安與哭泣吵鬧,然而此種短時間的哭泣可以幫助寶寶學習安撫自己進入睡眠,並且學到掌握自行入睡的技巧。當然有些寶寶在此一學習過程顯得較為困難,而父母也會感受到寶寶睡眠問題是身為照顧者的早期重要挑戰。當寶寶平日都能感受到父母的愛意,有即時的反應照顧時,睡眠訓練並不會對於寶寶腦部發育有傷害,也不會影響親子關係。

■參考資料:https://www.zerotothree.org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