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驗:惜食分享,致力永續發展的全球目標

全球正在倡導的惜食分享,不僅是從小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更是愛地球的行動。台灣跟上這個願景,2022年4月通過《食農教育法》,食育將正式成為國人能力養成的重要環節。以下藉由起步早的日本經驗,來看看在減少糧食浪費的同時,如何利己利人、扶助老弱。

林宜和 輯譯


日本為了保存和發揚傳統的飲食文化,提倡健全的飲食生活, 2005年訂定《食育基本法》, 2011年之後更將「食育指導」列入小中高校的課程。日本專家主張,選擇安心安全和健康食物的「選食力」,家人一起共餐的「共食力」,及思考地球食糧的「思考力」,是食育的三環。

少子化與高齡化,影響飲食行為
不過,日本少子化與高齡化嚴重,飲食生活也隨之改變。據農水省統計,每週四日以上單獨吃三餐的「孤食」人口占15%。每週三天以上不吃早餐的兒少占23.5%。而每天至少有兩餐能吃主食、主菜和副菜的人口,只有39.1%。

飲食教育是增進身心健康的行動
各種研究結果顯示,共餐頻度高的人熟悉飲食禮節,營養攝取較均衡,與他人對話也增進心理健康。有吃早餐習慣的兒童和青少年,學力和體力測驗的平均分數,都較不吃的人高。為此,日本官民合作推廣免費招待貧困和孤食兒童的「兒童食堂」。日本內閣府倡導「爸爸下廚」運動,敦促疏於共餐的父親學習烹調,協助家事和照顧兒女。文部科學省則推行「早睡早起吃早餐」的國民運動。學校裡有專任的營養教師策畫監督營養午餐,製作食育教材,並對營養失衡的學生作個別指導。中小學生有下鄉學習插秧和收割的課外活動,學前兒童由保母帶領到農園挖番薯和採葡萄等,親近自然、認識食材。

惜食分享,從日常的使用習慣改變
味道沒變衛生無虞,還可以吃的食物卻被丟棄,稱作「食物損失」(Food loss)。日本每年發生的食物損失高達643萬公噸,相當於每個日本人每天捨棄一碗飯量的食物,也是聯合國每年援助飢餓人口的食糧總數的1.7倍。

日本的食物損失,據統計有55%是出自食品業,其餘45%是出自家庭。近年,有的超市在確認食安後,打折出售即將到期或甫過期的食品。有的Food share網站,由廠商和零售店提供將屆期的食品,並由農家供應形狀不一的蔬果,在網上拍賣。拍賣金額的1-2%,就捐助聯合國的食糧和農業機構。有些餐飲店除了生冷食物外,允許客人將吃剩的食物帶回家。每日大量棄食的超商連鎖店,把便當改用真空包裝以延長賞味期限,或將到期的食品打折出售。

在家庭方面,日本消費者廳敦促國民 : 購物前先清點冰箱食品 ; 買足夠吃的分量就好 (注意空腹時常會買過量) ; 現吃的可選購將到期的食品 ; 定「出清庫存日」烹煮家中存糧; 將剩食改製成其他口味 ; 將剩餘食材捐給食物銀行 (Food bank) 等。

注:「食物銀行」是收受企業捐贈內容無虞卻包裝破損,或因庫存過剩等理由未出售的食品,再轉贈給需要的機構和貧困家庭的組織及活動。目前日本約有一百家食物銀行,募集食品每年約4千公噸,較預定目標的5萬公噸少很多。台灣據統計,每年浪費的廚餘堆疊起來高度超過1.2萬座101大樓,目前已有許多食物銀行展開照顧弱勢老人及孩童的行動。

■資料來源:日本農水省網站、朝日新聞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