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按摩抱抱 寶寶更安定

琪媽聽說腳要常搓才會直,所以每次幫琪琪洗完澡後,琪媽都會幫琪琪搓膝蓋、揉雙腳。怎知琪媽月子還沒做完,每次搓完後,琪琪還會主動伸直腳等著給媽媽搓呢。莫非這小妮子,已經會跟媽咪玩起觸覺遊戲?


【玩出好心情】情緒遊戲X互動技巧

文/信誼編輯群

寶寶對觸覺最原始的反應,就是尋乳和抓握反射。只要輕輕點一下寶寶嘴角,就會順勢轉頭,尋找媽媽的乳頭;當寶寶手掌微張時,掌心若碰觸到媽媽的衣服,就會自動握拳抓緊,這是寶寶的基本求生能力。而故事中的琪琪,主動伸腳期待媽媽繼續幫他按摩雙腳,雖然不屬於反射能力,但因為按摩本身就能舒緩情緒、創造舒服的感覺,追求享樂原則的寶寶,當然想一試再試囉!

深度觸覺,安撫寶寶情緒
觸覺細胞分布在皮膚的深淺程度不一,有的能感受輕撫,比方尋乳反射,有的則對較重壓力產生反應,譬如按摩。由於深度觸覺能適度抑制神經興奮、穩定情緒,所以當寶寶哭泣時,若爸媽除了聲音誘哄之外,再抱抱、拍拍背,通常能更快達到安撫效果。

擁抱對寶寶深具意義,從半個世紀前心理學家哈洛對猴子的實驗就可見分曉。哈洛將出生幾個小時的小猴與母猴分開,然後給小猴一個鐵網做的、有奶瓶的母猴,一個布做的、沒有奶可以喝的母猴。結果發現:小猴只有餓的時候會去找鐵網媽媽,其他時間,尤其是緊張的時候,都捱著布媽媽。如果只讓小猴跟鐵網媽媽或布媽媽單獨相處,則發現有布媽媽可以靠的小猴比較有安全感,也比較主動探索環境;而終日和鐵網媽媽相處的小猴,則是顯得情緒不安、容易發怒,甚至暴力。其他研究也指出:缺乏觸覺刺激的猴子,不僅個頭小、生理發展比較慢,社交能力也較差。

所以,爸媽除了在寶寶哭泣或撒嬌時給予擁抱,平日即使寶寶沒特別要求要抱抱,也可以在他洗完澡或無聊時,和琪媽一樣跟寶寶玩個觸覺遊戲,幫助他穩定情緒和得到安全感,這對他建立依附關係和將來的人際發展,很有幫助。

觸覺遊戲,幫助寶寶平衡反應
當寶寶還在媽媽肚子裡時,觸覺就已經發展良好,但出生後仍然需要適當的觸覺刺激,來幫助寶寶對於周遭事物做出適當反應。寶寶對觸覺刺激的反應分為兩種,一是保護反應,一是區辨反應。前者警示寶寶「有危險」,並帶動神經反應,讓寶寶做出逃跑或者防衛的動作,後者則是幫助寶寶區辨形狀、質地、溫度等種種刺激,建立關於事物的知識。兩者需要平衡發展,觸覺系統才會展現最佳功效。不然,寶寶如果常將無害的碰觸解釋成危險而終日焦慮不安,怎麼能夠好好認識周遭世界呢?生活周遭就有各種物品能提供不同觸感,大致可分以下四類,爸媽逮到機會就可以幫寶寶按按刷刷,增添生活樂趣的同時,也可以豐富寶寶的觸覺經驗。

刷 毛 類:可以興奮淺層觸覺,譬如毛筆、蜜粉刷、軟毛牙刷。
硬 棍 類:有助於刺激深度觸覺,比方麵棍、圓柱化妝水瓶,爸媽可以讓寶寶趴著,在寶寶背上按滾。
觸覺球類:可用觸覺球或類似質感的物品,像是不求人末端的按摩球等。除了讓寶寶摸、在他身上按壓滑動,也可以輕輕敲,創造不一樣的觸覺。
不規則類比如鹽巴、泡泡、手指膏、沙土等,平時可以讓寶寶用手摸摸、光腳踩踩,習慣手腳髒髒、沙沙的感覺。

寶寶的觸覺會太敏感嗎?
請回想一下,寶寶平常面對觸覺刺激是什麼反應?會不會過度防禦?爸媽可以從三個指標去探索:
(1)寶寶是否逃避碰觸?
(2)對無害的碰觸,寶寶是否產生嫌惡感?
(3)遇到無害的碰觸,寶寶的反應是否過大?

以下提供幾個例子幫助爸媽觀察:
● 寶寶會不會對於某些質材的衣服特別排斥、不願意穿?
● 和其他寶寶一起玩時,寶寶會不會和他人保持距離、常排在最後面?
● 如果不熟的人摸寶寶的臉,他會不會立刻大哭?甚至後來一看到那個人,就慌張地想躲起來、兩串眼淚掉下來?
● 幫寶寶剪指甲、洗澡、洗臉、刷牙時,他會不會反抗得很厲害?
● 寶寶會不會討厭玩手指膏、沙或觸碰刺刺的聖誕樹?
● 寶寶被抱的時候會不會掙扎?連給爸媽抱都感到不舒服嗎?

有時候爸媽會以為寶寶對觸碰的排斥,是源自於陌生人焦慮,但1歲半以後,如果寶寶還是過度反應,爸媽可以多用各種質材和寶寶玩觸覺遊戲,降低寶寶對無害碰觸的過度敏感。

↘深度了解【熱門專題】玩出好心情--情緒遊戲X互動技巧
👉出生就可以玩的情緒遊戲 
👉紓解內在情意的情緒遊戲 
👉覺察調適心靈的情緒遊戲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