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信誼編輯部
依據研究指出,爸爸媽媽陪孩子唱兒歌更可以安定寶寶的情緒,兒歌中的音調、節奏有助於情緒表達和語言發展。因兒歌語句簡單且具音韻,容易被寶寶理解和模仿,並有助於擴展他們的詞彙量。唱兒歌更是一種情感交流方式,能安撫情緒、創造愉悅,促進寶寶和父母之間的情感連結。明快的節奏,也有助於培養寶寶的樂感和節奏感。
以信誼推出一系列的寶寶有聲書為例,給低幼的孩子多元的語言刺激和語文經驗。
《早安晚安》有聲兒歌環扣孩子的生活,將起床、刷牙、吃飯、如廁、睡覺等重要的生活自理與作息儀式化成一首首生動有趣的兒歌。內容由兒童文學作家編寫,兒歌饒富音韻與節奏,孩子可以很容易就琅琅上口,並且自然的運用於生活中。
自主播放兒歌,幫寶寶建立生活儀式
有聲兒歌讓寶寶可以自己觸控按鈕、自主播放出具音樂性與節奏性的兒歌旋律,這樣的設計可以讓孩子保有自己決定的空間並及時獲得反饋,享受自主完成操作的成就,寶寶也更容易在反覆播放中記憶與理解。
就像兒歌刷刷牙「小寶寶大嘴巴,媽媽幫他刷刷牙,邊刷邊唱咿咿咿,咿—咿咿咿,邊刷邊唱啊啊啊,啊—啊!」,親子可以在歡唱中讓寶寶咧嘴露齒和張開嘴巴刷牙,還可以跟著歌曲中的咕嚕咕嚕呸中漱漱口,孩子會記得刷牙時要露齒「咿」也要張開嘴巴「啊」。
或在入睡前按一首「晚安」兒歌,孩子會更有作息感,知道是該睡覺的時間,調整自己,在清新柔美的樂聲中進入夢鄉。這些兒歌不僅好聽、有趣,更陪伴孩子養成生活習慣、建立生活儀式。
兒歌多元的表現,豐富不同階段孩子的語言能力
兒歌對於處於不同語言發展階段的小小孩均有正面的影響和幫助。寶寶大約7個月開始模仿重複、單一音節的聲音;也開始從聲音連結事物的功能與目的。即便孩子語言尚未萌發,也能從自主按反覆聆聽中感受兒歌的語言節奏和旋律,跟著音樂擺動身體,增進語音和語感。
1歲多的孩子已經能複述兒歌中部分的語句。兒歌中大量的詞彙與短語,可以讓孩子學習新的詞彙,了解這些詞彙的意義和用法;結構簡單的語句,也有助於孩子理解句子的組織和結構。
2歲語言爆發期後,孩子逐漸能想像兒歌各種有趣的情境,並且享受這種語文的趣味。當孩子的生活經驗和詞彙、語句越來越豐富,語言和情境有了更好的累積和連結,孩子自然更能掌握語言的用法,明白「打電話」兒歌不僅是透過電話問候,更邀請來家中做客相互交流情感。生活中,孩子也會學著拿起電話,問候和關心對方。
圖片出處/給0~3歲的自理兒歌
《早安晚安》
除了連結生活自理,寶寶有聲兒歌
《小雨滴》則是結合孩子最喜歡的身體律動,從各個身體律動兒歌幫助孩子動動身體、感受韻律、掌握節奏。另一本寶寶有聲兒歌
《什麼唱歌》則是精選傳統傳唱的兒歌,透過有趣的語詞節奏與聲音遊戲,連結生活經驗與自然觀察,拓增孩子對生活認知的理解,感受傳統兒謠的趣味情境並激發想像力。
圖片出處/給0~3歲的傳統兒歌
《什麼唱歌》
好兒歌誘發孩子的語言發展
好的兒歌和童謠,不僅帶來歡唱的愉悅感、平撫情緒,更能為孩子打開語言發展的新視界,兒歌的音韻和節奏幫助孩子掌握語音和理解詞意,精短卻充滿意境的語句拓展了孩子的想像,也豐富孩子的詞彙與語文表達能力。想要促進孩子學習語言,誘發語言發展,多讓孩子歡唱兒歌吧!兒歌就是學習語言最佳的入門,也是最好的推力。不僅豐富情感、豐富語言,也豐富親子間的互動時光。
延伸閱讀:寶寶有聲書系列(共3冊)
寶寶的兒歌啟蒙書x親子互動首選
輕按感應點,悅耳的律動兒歌隨點隨聽。
走到哪,聽到哪,唱到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