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玩,還是玩小孩?把寒假活動的主導權還給孩子

寒假到了,你是不是早已安排好各式景點活動?假期中的活動或許琳瑯滿目、動靜皆有,然而,不用上課的日子天天待在家裡,對親子都是人性的挑戰與考驗!在躍躍欲試的出發之前,不妨先靜下來,仔細想想,你安排的活動究竟是「陪孩子玩」還是「玩小孩」呢?


文/羅怡君 親職專欄作家


陪孩子過第二次童年,多好!
生養孩子苦樂參半,有人說育兒的樂趣之一,就是多了個玩伴。擁有美好童年回憶的爸媽,能夠重溫舊夢;沒有什麼童年的父母,正好可以再來一次,帶著孩子上山下海,只怕玩得比孩子還瘋;趁孩子願意跟著爸媽的時候,帶孩子也能滿足自己想做的事,那種成就感真是難以形容!

孩子還小的時候,生活經驗有待累積探索,興趣和表達能力也不明確,父母扮演主動的角色,安排什麼都能豐富孩子的生活內容。想拍照,孩子就擺拍演出,說不定連穿搭都配合指定,跟隨著父母的興趣與偏好。只不過,隨著「孩子玩伴」漸漸長大,這種「玩小孩」的方法開始碰壁,很多父母出現適應不良的情形,每次出遊,都容易變成互看不順眼的親子大戰。

孩子為什麼都不聽我的?
我們常會在遊樂景點,自己說出或聽見這樣的對話內容:
「弟弟,我們去別的地方玩吧,這裡的溜滑梯你已經玩了很多遍啦!」
「這有什麼好玩的?攀爬架比較有趣,你去試一下啦。」
「好、好,我等下陪你玩,你先看鏡頭,媽媽拍一個,快點啦!」
「好不容易才來到這裡,為什麼你不想玩這個呢?每個小孩都喜歡啊,快去試試看!」

簡單的說,當大人帶孩子進行活動時,到底是滿足大人的想要,還是孩子的喜好?若小孩喜歡的事物,大人覺得無聊,這時候該怎麼回應呢?

「孩子又沒試過,怎麼知道他喜不喜歡?」
「天啊,星期一到五上班已經夠辛苦了,難道不能去我也喜歡的地方嗎?」
「問他們不準啦,他們都很懶,看心情亂回答。」
「這個活動是我排隊很久好不容易才登記到的耶,他當然要去試試看!」

優質陪伴,來自於互相理解與尊重
孩子的回答常與心情有絕對關係,也未必有能力判斷新事物,因此「陪孩子玩」或是「玩孩子」最大的差別,並非誰要犧牲自己,而是誰是「被陪伴的主體」,由主體來決定玩什麼、以及該怎麼玩。大人小孩原本就應該互相陪伴、「輪流當主體」。只是,有能力的大人若願意花更多時間讓孩子當主體,就能透過陪伴了解自己的孩子,更容易經營對話、關係,建立良好親子互動,孩子也更願意配合「反過來」,陪伴爸媽的興趣與需求

因此,家庭旅遊時,可適度考慮孩子想去的、想做的,在行程中加入孩子想要的元素。例如孩子喜歡「一直盪鞦韆」,我們可以在旅行時,找有鞦韆的地方或景點,既可滿足大人,也能讓孩子覺得被尊重。此外,避免參加專為孩子規劃的單一活動或地點,特地排隊、登記的活動反而容易造成得失心過重。事先探詢,哪個區域較能涵蓋最多選擇範圍,讓父母「可攻可守、可進可退」,再從其中挑選景點和活動,才有機會真正實踐孩子享受玩樂、拓展經驗的優質陪伴。

陪孩子優先,別迷失在社群反應中
最重要的是,過程中大人們是否能放下手機、先不拍照,專心接受孩子的「邀請」。真正「陪孩子玩」的人,會配合孩子節奏,觀察他們正在做什麼,融入當下的角色。「玩孩子」的人,把孩子當作人形道具、時尚配件,拍完照、打完卡就開始意興闌珊,忙著關注社群反應,活在框內的平行時空裡,久而久之,孩子也成為這種表象式旅遊,對手機裡的世界更感興趣,提早失去自由遊戲的能力。

其實,能夠被孩子邀請一起玩是一種肯定,孩子認為有你的陪伴,會讓整件事情更有趣、更有意義;父母在心態上必須先調整一下,孩子想要你陪伴,絕對是「幸福」而不是「懲罰」,這是一枚代表自己親職角色做得還不錯的獎章喔

至於拍照這回事,真的想做生活記錄,就交給另一位幫手吧!或者就把點點滴滴留在大腦的美好記憶裡,比起社群網路上的照片,爽朗的笑聲、觸碰的溫度、真實的互動,才會讓孩子記得一輩子,不是嗎?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