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成績不再至上,爸媽如何與孩子討論學習目標?

國小及國中的期末考都陸續結束了,不過在開始歡樂寒假之前,孩子們還得先度過成績出爐這一關。


文/駱郁芬臨床心理師 米露谷心理治療所所長

提到成績,過往大人在乎的多半是「成績不夠好」,但現在的許多家長卻常常苦惱「如何不在成績上給孩子壓力」。看到這幾年大家開始可以跳脫「成績好不好」的單一價值判斷,深感這真是一件好事。當大人不再單一地重視成績,孩子便開始有機會在創意、美感、邏輯、肢體⋯的各種探索和成就感中,找到自己的容身處。

家長如我們,大多是在成績至上的氛圍中長大的,會讀書帶來的紅利,以及讀不好帶來的苦澀,我們大多有感。拋棄對「成績」的重視,很可能是我們替當年的自己做出最大的叛逆或抗議。

成績真的不重要嗎?
然而,再三強調「成績不重要」就是好的嗎?或許並不那麼簡單。作為心理師,我們這幾年卻也在普遍擁抱「成績不重要/快樂就好」的親子氛圍中,觀察到一種孩子的茫然和不安——不知道這樣的表現好嗎?不知道爸媽覺得我棒嗎?不知道這是我喜歡的嗎?不知道除了成績,我還可以追求什麼?

探究背後,我們可以理解: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包含對目標的設定、嘗試,是需要逐步培養的,而這需要很多的時間,以及許多的關切和討論。

意思是:在孩子夠大到能理解自己在乎什麼、想要什麼、認同什麼之前,他們需要有所依循。孩子不會一開始就能知道自己擅長的、喜愛的、想要的是什麼,而是先承襲了來自大人給予的生活經驗、優劣判斷,並在對許多事物的追尋之後,慢慢調整出適合自己的方向。

孩子幼時需要大人給予框架,及長再與孩子一起去討論這些框架是否留存,抑或需要另闢。

簡略一點地說:若我們從未跟孩子說過「什麼是好的、什麼值得在乎」,那麼「我一點也不在乎你的成績」這句話,聽在孩子耳中,感受到的可能成為「我一點也不在乎你好或不好」。

我們想要給孩子更寬廣的天地,卻給成了一片孤寂。

給予孩子框架,但又不想過度強調成績的意義,我們可以這樣做:
1. 考完時,先關切「感受」而非結果
試著以『終於考完了!有沒有很累?』,取代「這次考得怎麼樣?昨天複習的都寫對嗎?」

2. 詢問孩子「對自己成績的想法」
試著以『這次的成績你自己覺得怎麼樣?有達到目標嗎?』,取代「我覺得你這次考得是不錯,但就是那些粗心很可惜,明明可以對的。」

3. 若孩子難過,「不要說沒關係」
孩子難過,表示他在意,而孩子的在意是他的主觀感受,與我們的不在意並不相斥。

試著以『沒有達到預期真的會很失望』,或是『我知道你這次很努力,難怪這麼在乎』,或是『考不好會難過很正常,但無論考得怎麼樣,你都是我的最愛!』等接納、連結的話語,取代「成績不重要啦!」、「以後你根本不會在乎國小成績好嗎?」

4. 若擔心,詢問孩子「是否需要幫忙」
試著以『這次有遇到什麼困難嗎?需不需要我們幫忙什麼?』,取代「有問題就去問老師或自己想辦法解決」,或是「你就是天生沒有數學腦袋,再努力也沒用」

5. 若孩子為好成績開心,就與他一起慶祝吧!
有些家長會擔心慶祝孩子的好成績,就是過度強調成績的意義。但大人如果真的是「平常心」看待成績,那當孩子考得好,就會如同孩子學會拉琴、賽跑出眾、畫作得獎一樣,為他的里程碑喝采。

當孩子真的還不錯,試著用『你考到自己的目標,真是不容易』,或是『恭喜你達成目標,今晚去慶祝吧!』,取代「成績不重要」或「我不在乎你考得好不好」。

孩子若願意為了一件事情付出努力,無論這件事是體能、繪畫、程式、烹飪,還是唸書,這些動機都同等珍貴。

大人可以不去定義或強調成績的單一價值,但值得陪孩子一起經歷「考試」這個生活裡有點不那麼日常的事件。我們在乎的不是成績本身,我們在乎的是孩子的在乎。

我們在教養的過程中,特別重視或特別不重視什麼,其實都與我們自己內在的狀態和需求有一些關聯。

若發現自己對某些部分特別執著或特別想淡化,例如成績,也值得回頭關照自己,看看過往還年幼的自己,是否正期盼著某些此刻的你想要給予孩子的東西。

有時期待被我們照顧的不是孩子,而是我們心中,仍然等在角落的那個小小自己。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