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小迷糊變精明的5個方法

有些孩子從小就有條有理,但有些孩子卻常常忘東忘西,不是丟了手帕,就是忘了把小書包帶回家;還有些孩子不會整理東西,房間經常一片混亂,常常得幫他找東西。爸媽們難免會擔心孩子連這些小事都做不好,將來怎麼辦?


文/信誼編輯群

接納偶爾的迷糊
由於神經系統的整體統合能力尚未發展得很好,幼兒的注意力容易受外界事物吸引而分心,同時,幼兒不太能牢記身邊事務的重要性和秩序,因此,弄丟餐具、忘了把背包帶回家,不知玩具去向,或是把房間弄得一片零亂等等,都是常見的現象。當然,也有些幼兒例外。但是,一般說來,只有個性十分謹慎、有點兒內向或早熟的孩子,才會很在意父母對他的看法,而自動把東西收拾、整理好。如果孩子過分謹慎,或是長期在意一些小錯誤,父母倒要特別注意,以免孩子變得神經質或出現強迫性的行為。

成人的疏忽助長了孩子的迷糊
孩子的迷糊往往和成人的教養態度和方式有關,如果成人很容易疏忽生活中的細節,孩子就無法隨著年齡增長而學習「不迷糊」,甚至會更加迷糊呢!例如︰

●交代不清楚
孩子還無法掌握做事的順序和方法,如果成人只是馬馬虎虎地交代︰「把玩具收好!」或「乖乖待在家裏哦!」孩子無法理解「好」和「乖乖」的意思,不如明確地告訴他︰「把玩具按大小放進箱子裏。」有的父母個性比較急,往往一口氣交代孩子做好幾件事,例如︰「棉被鋪好、把襪子找出來,不要忘了帶餐具……。」孩子沒辦法同時記住,萬一漏了某一項,父母可能又會說︰「你看你,我就知道你什麼都做不好!」這樣一來,孩子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反而會阻礙了學習。

●沒有給孩子學習的機會
如果孩子受到過度保護,凡事都有成人代勞,缺乏自己動手練習的機會,等到成人忙碌而孩子必須自己動手的時候,孩子當然手足無措、做不好了。

●沒有樹立良好的榜樣
幼兒喜歡模仿,如果家庭裏常常呈現一片混亂的景象,成人隨手擱置東西、常嚷著找不到東西等等,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怎麼不會迷糊?

●缺乏適當的提醒
孩子做事常常是做了一件,就忘了另一件。因此,他需要成人的提醒,如果成人未予以適當的提醒,孩子更會忘東忘西。就像在學校裏,如果老師不交代孩子放學後要記得「把雨衣帶回家」,往往一聲「小朋友再見」之後,孩子就只記得「回家」了。

五種方法改掉孩子迷糊的習慣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很大。父母身為孩子的第一個老師,要怎樣教導孩子逐漸學著不迷糊呢?

●先作自我檢討
孩子的學習幾乎全靠模仿,他做的是他所「看到」的,而非他所「聽到」的。因此,父母必須了解「身教重於言教」的道理,即使再忙碌,也不應該疏忽自身行為對孩子的影響,因此,常常自我檢討、反省是必要的。

●一對一地示範教導
選擇一個合適的時間(當然不是卡通影片的時間)和孩子一對一地、針對一個問題來討論,例如︰「我們一塊兒來看看怎麼整理玩具比較好?」然後,示範給他看。這樣,不但讓孩子有自己思考、操作的機會,也讓他感覺到我們重視這些事,希望他能知道並且用心去做。

●給孩子參與學習的機會
給孩子學習的機會是很重要的,父母可以從中了解孩子的能力,而孩子也可以獲得成就感,樂於去學習更多的事。在幼兒園裏,老師可以讓小班的孩子以形狀或顏色為線索,配對歸放物品(例如︰藍色的積木放在藍色盒子裏);讓大班的孩子自行分類、整理東西。這種把基本的數概念應用在生活裏的方式,可以使整理也變成一種遊戲,孩子們不但能做得好,而且興味盎然。

父母則不妨讓孩子參與並投注心力於家庭工作上,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家中的一份子,例如︰大掃除時,請他把全家人的鞋子排好。這樣,不但能培養孩子對家庭中人、事、物負責的態度,他也會較珍惜並好好保管自己擁有的東西。

●堅持原則、態度溫和
父母如果想培養孩子整潔、有秩序的習慣,必須始終堅持原則,且態度必須溫和。因為,如果父母發怒,孩子直接的反應就是想個方法來保護自己,根本無法聽進父母的話,父母的建議就沒有效果了。

●善用提醒及鼓勵
父母必須關照、提醒孩子該留心的事物,給予明確地指示,讓孩子養成習慣。然而,當「一再的提醒」變成「嘮叨」,而孩子還是屢屢犯錯時,父母最好改用獎勵的方式,故意忽視孩子的小差錯,而當他記得把物品帶回家,或自動收拾好物品時,馬上給他適當的獎勵或稱讚,摟摟他,親親他,告訴他︰「你不需要我提醒,就把床鋪整理得這麼好,真是長大了!」這樣,孩子因心情和感官上感到愉快,自然會朝著父母鼓勵的方向去做。

屢教不會,可能有問題
從神經生理的角度來看,大部分迷糊的孩子透過教導,都能獲得很大的改善。但是,對那些屢教不會、情況嚴重的孩子來說,我們就必須探究孩子行為背後的神經生理因素,再配合行為改變技巧,徹底地改善。導致迷糊的神經生理因素有︰

●神經的抑制力量不夠
孩子能學到或做好某些事情,要靠神經系統來逐漸抑制無數瑣碎的感官訊息,然後才能專注在所要學習的事物上。如果在費心教導下,孩子仍舊忘東忘西,比同年齡的孩子更容易遺失東西或分心,則可能是由於他的神經生理上的抑制力量不夠造成的。一般說來,這種孩子的防禦性觸覺系統往往會對周遭的刺激過分敏感,而生理上也容易激動不安。

●對「位置」及「秩序」的感覺統合能力欠佳
如果孩子經過一再教導,仍無法收拾簡單的玩具及房間的東西時,就可能是因為孩子對位置和各種秩序的感覺統合能力之發展欠佳,尤其是眼睛無法正確地判別方向和距離,手眼協調的能力不好等原因,導致對外界的情境也無法辨別清楚。這種孩子對外界事物的感覺方式跟別人不同,在這種情況下,一直怪罪孩子不聽話,是於事無補的。

雖然「不掉東西」或「收拾好房間」不是難事,但孩子必須專心,並且統合好各種身體器官的感覺,才能做得好,他必須有良好的平衡感和皮膚的識別性觸覺,必須清楚自己肌肉關節的動作和位置。如果孩子因為神經生理上有障礙,或是因為小時候沒有足夠的爬、滾、碰和跳等機會,各種感官的潛在能力無法發展出來,就可能產生許多行為上「迷糊」的問題。

從感覺統合的觀點來看,父母如果有耐心讓孩子在內在驅策力的引導下,從攀爬、滾、碰、跳的探索中,增進孩子的觸覺、內耳前庭平衡感和肌肉關節的動覺,或許是看起來不相關卻更根本的方式呢!

迷糊不得
孩子太迷糊會影響學習。孩子如果被別人認定為是個迷糊的孩子,他也會這樣看待自己,而導致事事不專心,覺得自己做不好,後果是很嚴重的。因此,請不要任意說孩子是「糊塗蟲」。而當我們發現了孩子的缺點時,就要儘早幫助他改善,不要讓「迷糊」成為孩子學習上的障礙。萬一孩子因為自認為糊塗、反應慢、是應聲蟲、學習上有退化的現象時,在團體中也可能會受到排斥,父母和老師應採一對一的方式來協助他慢慢建立自信心。

雖說「難得糊塗」是一種人生的趣味和意境,但對幼兒而言,「看管好自己的物品」、「整理好自己的物品」等生活能力,都是從小必須培養的。幼兒的可塑性很高,只要父母、老師及早留意,給他們學習的機會,迷糊的情況是可以改善的。

「迷糊」看起來是小事,卻牽涉到神經生理的基礎和父母的管教方式等等。小問題、大道理,這可是父母「迷糊」不得的呀!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