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人、咬人、搶玩具,攻擊行為哪來的?

2、3歲的孩子和同伴一起玩,有時別的孩子先拿到他要的玩具,或他拿到的玩具被同伴搶走,孩子可能會用咬人、打人方式把玩具搶過來。從兒童發展的角度,年紀小的幼兒搶玩具是件蠻普遍的事,那麼,幼兒因為要玩具而咬人、打人屬於攻擊行為嗎?那是什麼性質的攻擊行為呢?以下介紹攻擊行為的性質,攻擊行為的發展過程,以及男生女生採用的攻擊行為的差異。

文/節錄自《孩子你怎麼了?》

攻擊行為的性質:目的和方式
幼兒因為要玩具而咬人、打人是攻擊行為嗎?是的,這是一種攻擊,但攻擊不是孩子的真正的目的,孩子的目的是要拿玩具,咬人打人這種攻擊行為是他的手段,稱之為「工具性攻擊」。

相對的,另一種攻擊行為,稱之為「敵意攻擊」,「敵意攻擊」是孩子有攻擊的特定對象,孩子的目的就是要攻擊對象。當孩子是「敵意攻擊」的話,孩子打某人不是為別的目的,主要針對這個人加以攻擊。

除了咬人、打人等以身體動作方式來攻擊之外,攻擊還有另外二種方式,一種是使用罵人、威脅等語言方式來攻擊,稱之為「語言攻擊」;還有一種是用冷落、排擠、散播謠言等方式來破壞對方的自尊、友誼、社會地位,稱之為「關係攻擊」。

攻擊行為是怎麼開始?如何演變?
●在1歲以前,嬰兒若遇到有擋在有趣物品的前面的手,他會有拍打手的動作,這拍打是排除障礙的動作。
●大約1歲的時候,如果一位嬰兒拿了玩具,當另一位嬰兒也要這個玩具,這時雙方會有較強烈的動作,這樣的動作顯示孩子將對方視為對手,而非單純的排除障礙,已具有工具性攻擊的雛形。
●2歲孩子雖然還是因爭奪玩具而有攻擊行為,但比起1歲的孩子,他們已經比較常以協商、分享(相對於攻擊)來解決爭執。
●2-3歲孩子沒有目標的亂發脾氣減少,當玩伴帶來挫折或攻擊他時,會以身體攻擊回應。
●3-5歲孩子身體攻擊減少,語言攻擊增加,而且,這階段多半是工具性攻擊。
●學齡兒童的工具性攻擊下降,敵意攻擊稍增,不過,身體和語言攻擊都下降。

男生女生採用的攻擊行為方式會有不同嗎?
許多人的印象中,覺得男生的攻擊行為比女生多。有學者認為這樣的印象來自於外顯的攻擊,如身體和語言攻擊,比較容易引起注意,而男生常用外顯攻擊方式,所以會覺得男生的攻擊行為比較多。事實上,女生的攻擊也不少,只是女生比較常用的是關係攻擊,而非外顯的攻擊,例如某個女生威脅和聯合其他女生一起排擠另一個女生。

面對孩子的攻擊行為,父母可以做什麼?
●父母對孩子的打罵其實就是攻擊行為的「示範」,如果父母是用打罵、指責的方式來處理孩子的行為,孩子經由觀察跟模仿父母的打罵、指責,用在處理他跟別人的人際互動上,只要他認為對方不順從他的意思,他也用類似方式,就形成攻擊行為。
●幼兒的攻擊多半是工具性攻擊,父母可以教導孩子學習滿足目的的多元策略,例如:搶玩具,可以協商、可以請求、可以動作迅速拿到玩具等等。由於幼兒年紀尚小,口頭說明較難理解,所以示範和角色扮演的練習,能使孩子有較多策略來因應搶玩具的狀況。

書籍簡介

孩子你怎麼了?
32項重要發展知識,洞悉孩子行為背後的成長轉變
寶寶睡覺、喝奶要定時嗎?哭了,要抱不抱好為難……
咬人、打人、搶玩具,出現攻擊行為怎麼辦?
作者把數十年的教學心得,參照現代父母關切的課題,用研究或案例來說明,深入淺出。全書主要以幼兒為對象,分為0?2歲、2?4歲、4?6歲三階段,內容包含氣質、動作、感覺知覺與認知、語言、自我、情緒、人際關係、攻擊或同理行為、性別角色等發展範疇,幫助父母讀懂孩子的成長契機。

作者簡介
林惠雅
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博士。
曾任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教授、東吳大學心理學系教授,現已退休。目前擔任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碩士學位學程兼任教授。
專長為父母教養、親子關係、兒童與青少年發展,經營「惠雅老師的教養小叮嚀」社團,充滿好奇心嘗試很多新的學習體驗。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