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容襄 臺師大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這些年,有機會在臺灣不同縣市的國小親職教育中,和老師及家長分享數位教養認知與工具實作,特別是在親子一起善用數位工具的實作中,感受到孩子的喜悅與家長的轉變。
親子感恩卡,拍照撰文自己來
數位工具的用途有很多,不過其中有一種最好的,增進家人關係的好方法──製作「親子感恩卡」。這樣的感恩卡,平時就可以製作,若是配合節慶與紀念日更佳。
一、聚焦感謝對象:
想感恩的家人有很多,家長可以跟小朋友一起討論,想要先送給誰呢?為什麼會想要先給他?如果真的不易產生共識,就訂出製作的先後順序。
當確認對象之後,接下來就想想這位家人值得感謝的事件,他一直以來為我們的付出有哪些?或是,最近有哪些特別的事情,是想要感謝他為我們做的?
二、規劃拍照內容:
當我們確認了感恩的事件後,可以想想這位家人的付出就好像什麼?例如:溫暖的太陽、美麗的花朵、高挺的大樹等。這樣的想像,可以做為卡片的背景。
問問孩子,住家附近是否有這些形容出來的景物可以拍攝?從家裡過去拍攝的路線為何?若不方便前往拍攝,就需要再調整,重新規劃想要呈現感恩卡的大致構圖。
三、執行拍照任務:
規劃與實際狀況多半有差異,所以拍照時要先思考,先預計每個景物拍2-3張,總張數不超過20張,才不會造成後製時取捨的困擾。
爸媽可以負責掌握時間進度,適度提醒孩子注意拍照時間,不要在一處停留過久,最後延宕時間。
拍攝完成後,親子間討論出符合當初主題與形容的照片,張數建議不超過5張,以便在電子卡的拼圖製作中更加聚焦呈現。
四、組合製作卡片:
家長可以協助孩子下載適宜軟體(一般人比較好上手的軟體有美圖秀秀、Canva等,可自己先試用看看),以孩子為主、家長為輔,開始後製感恩卡拼圖,讓孩子按照先前設計的構想,將自己拍攝與挑選好的照片放在喜歡的位置。
當照片依序拼圖完成後,家長可引導孩子就感恩主題,寫出一句明確的感謝語句,例如:「我謝謝阿公,因為……」。
五、寄出後共分享:
製作完成的親子感恩電子卡,當寄出後,可以想像會有後續的回應,親子間更能利用這經歷,分享與聆聽過程中的點滴。
孩子的能力,等待家長發現
上述看似複雜的操作過程,確實需要家長在一旁「耳提面命」,過程中更發現家長漸漸開始「逐步放手」。我總是很享受這些陪伴親子共學的時光,主要有兩個原因:
看見孩子專注與堅持的態度
當孩子認真想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同時被提醒正確的做法之後,許多孩子便開始練習將這一件事做好。你會看見他們圓滾滾的眼睛,專注著尋找適合的景物,以及堅持不斷修正拼圖中照片的擺放。這樣的專注與堅持,若不是大人放手給孩子機會,是很難看到的。
看見家長好奇與微笑的臉孔
當孩子握住手機要外出拍照的那一刻起,憂心的家長比較多,他們習慣指導孩子拍攝方式,糾正在後續軟體構圖中的缺失,不過,當家長學習「忍住」過多的介入後,發現眼前孩子竟然「懂這麼多」。這給予了家長欣賞孩子的機會,也成就彼此正向互動的開始。
「老師,這是課後家長在群組中分享的,阿公說很開心收到卡片,阿嬤回了啾咪的貼圖……」從各處學校回饋給我的訊息,讓我在課後繼續享受著,善用數位工具對家人帶來的樂趣;也盼望家長們在這樣的數位時代,透過陪伴孩子共學,讓彼此的關係愈來愈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