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觀察一下,當孩子在玩遊戲或做一件事情時,他總是很快就放棄、求助,還是表現出「我能做到」的積極態度呢?研究指出,從小培養恆心與毅力,不僅能幫助孩子在遭遇困難時保持情緒穩定,更能幫助孩子以正向態度面對生活中的挑戰、挫折和失望。
文/林欣慧 美國休士頓大學維多利亞校區人類發展與教育學院 教授
毅力是長期持續不懈的努力
毅力是指堅持不懈的能力,它反映了一種思維習慣,使人即使在面對挑戰時,仍能保持專注、動力和追求目標的決心。這需要韌性、紀律、自信,以及清晰且有價值的目標。無論是良好的人際關係、個人不斷的成長,或是事業的成功,都有賴毅力支持。任何值得達成的目標,都需要長期的承諾和持續不懈的努力。
恆心和毅力是怎麼長成的?
史丹佛大學有一項研究是針對成人行為模式對嬰兒堅持不懈的影響。這個實驗是將一群15 個月大的幼兒分成兩組。實驗組,讓幼兒看到成年人使用各種方法反覆嘗試,以達到成功的目的。控制組,則看到成人毫不費力實現了目標。然後,兩組幼兒都必需要完成一項困難新穎的任務。結果有兩個重要的發現:
1. 實驗組的幼兒比控制組的幼兒為了要實現目標,做出了更多的嘗試。
2. 研究還發現,幼兒在觀察了兩個成人努力的例子後,就能體會到努力的重要性。如果孩子觀察成年人在進行自己的任務時表現出努力和決心,他們就更有可能堅持完成任務。這顯示孩子的毅力可以透過榜樣來培養。
持之以恆會增強毅力達到成功
孩子缺乏毅力,可能會難以專注於一項任務或目標,並且在遇到最小的障礙時就輕易放棄。這種行為會削弱孩子前進的動力並降低自尊心。相反的,當孩子擁有毅力時,成功的機會將大大增加,即使其他人選擇放棄,孩子也會繼續努力。持之以恆的行為會進一步增強毅力,提升心理韌性並發展出新技能。
因此,爸媽若一味心疼孩子在困難中掙扎,或過度為孩子鋪路,反而無助於他的成長。孩子需要學會迎接挑戰,增強韌性,並相信自己有能力應對困難。即使是學齡前的孩子也需要開始學習自我調節、專注於目標,而不是只追求眼前的快樂。
幫助孩子展現韌性,爸媽這麼做
策略1.設定具體的短期目標
越小越具體的目標,越能夠實現。爸媽可以與孩子一起設定並實現短期目標,引導他們理解努力帶來的回報。例如,學習新技能(如摺紙遊戲)或新的運動(如學游泳)等。短期目標因為有時間限制,能帶來更頻繁的回饋,有助於付諸行動。
策略2.表揚在過程中的努力
不要僅僅根據成果來評價,而是能讚揚孩子在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提醒孩子,能力是隨著時間和成長而變化的,幫助他體會到自己能力逐漸增強。例如跟他說:「老師教的新曲子很好聽,我看到你很認真練習,比昨天彈得更流暢了,進步很多!你辛苦練習這首曲子,越彈越好,旋律很優美!」
策略3.真心讚美及陪伴孩子
爸媽的陪伴與真心的讚美將是孩子前進的原動力。孩子的感知力很敏銳,他們能分辨出空洞的或是真誠的讚美。如果孩子只需付出很少的努力就能獲得讚美,他們可能會誤以為只要輕易應付就能成功。真心的讚美應基於具體行為,例如,當孩子很努力的練習游泳,如果只說你太棒了,就是空泛的讚美,爸媽可以說得更具體:「你今天很努力的練習,我看到你越游越順,動作很正確,真是太棒了!」
策略4.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優點
當孩子面臨挫折時,爸媽應先同理孩子的感受,例如說:「我理解你為什麼不開心,這個挫折確實令人失望。」接著,可以和孩子討論解決方法,幫助他在下次遇到類似問題時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然後鼓勵他:「我看到你在面對困難時很努力,你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完成拼圖,我看到你一直在進步,真為你感到驕傲和開心。」
策略5.在孩子面前展現努力和決心
由於研究證實孩子的毅力可以透過觀察大人來養成,所以爸媽絕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在日常生活中展現自己的努力和決心,例如:媽媽每天都要運動,讓身體更健康。孩子看到大人說到做到,也會產生動力。
在學齡前時期,爸媽看到孩子獨自解決問題而不介入可能很困難,但要記住,孩子的很多能力都是透過反覆練習和不斷嘗試錯誤後鍛鍊出來的。真正的學習來自於失敗的經驗,學會調整並繼續努力,這正是培養孩子毅力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