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的父母常常不清楚自己的寶貝為什麼會表現出不像預期中的行為和情緒,或者懷疑自己的照顧能力是否不夠,甚至會因為不知如何安撫寶寶而感到憤怒。兒科醫師陪你走出對「氣質」的誤解。
Podcast搶先聽》為何有的孩子超難帶?有的像天使?不同氣質的教養技巧
文/周怡宏 資深兒科醫師
從眼睛和表情觀察小寶貝
每次在為1-2歲以下的孩子看診,或者在嬰兒室中為寶寶做身體檢查時,我總喜歡看著孩子的眼睛與臉上表情,還有他們和照顧者之間的種種不同的互動反應,這些都可以反映孩子的氣質與人格特質。
身為父母,確實需要了解寶寶的先天氣質表現,才能夠在親子互動上給予正向而合宜的教養方式,也才能夠在基於了解的孩子的氣質特性與不同需求之下,適當的調整教養孩子的方法與模式。
以往研究指出,從人的眼球運動方式可以透露出情緒或思考方式,而孔子也說「觀其眸子,人焉廋哉」,指的就是當人和人互動時,能夠透過看著對方的眼睛感受到對方的想法。新近的研究更有令人驚豔的宣稱: AI 可利用人類眼球的運動軌跡,辨別出幾種特定的人格特質。科技的進步或許很快就能讓父母利用AI來了解孩子的個性與氣質,但是就如同所有的科技產品一樣,了解人的特性也許並不困難,而真正的問題永遠會出現於知道以後,應該如何適當的面對與調整處理方法,這時需要的就是父母的智慧以及耐心觀察了。
孩子的氣質是獨特的正字標記
氣質指的是每個孩子與生俱來的個別差異,從精卵結合的時刻,就已經定下來個人獨有的身心特質,並沒有好壞之分,也與智能高低毫無關係,卻對個人的未來發展影響深遠。氣質可以用來形容孩子的情緒行為表現,以及他們如何適應不同情境的難易程度。有時我們也會以性情或個性來解說氣質,只要細心觀察,從小就可察覺孩子的氣質差異,它就像一個人的獨特正字標記,即使是長相完全相同的同卵雙胞胎,仍會有些細微的不同。
每個嬰兒從外表來看好像都差不多,但若碰到生理問題,例如肚子餓想吃奶時,臉上表情與情緒行為反應都會有所不同,有的只是平靜的張著嘴或者扭動身體,有的則會劇烈甚至誇張的大哭個不停,有的則是發出尖銳的聲音來表示自己的需求。
在臨床上,個人有許多的小病患都是由嬰兒期開始從小看到大,甚至到青少年階段,從他們就診時的表情、行為舉止、甚至聲音語調的表達,都可以印證內在的氣質是持續不變的。這些也只有兒科醫師有幸能夠長期觀察得到。
除了先天的基因影響之外,氣質也會受到成長經歷與他人互動的影響,甚至也與早期的餵食行為表現有關,而孩子的健康狀態或者疾病也都會影響氣質表現。當然,不利的環境也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氣質表現,例如國衛院研究曾發現孕婦的塑化劑暴露量多寡,除了會影響到未來孩子的生殖功能、智商外,也會導致過敏症狀、攻擊行為偏高、注意力降低,連帶影響到氣質表現。
父母對於氣質常見的4大誤解
從兒科醫師長期的觀察,父母對於孩子的氣質有以下4個常見的誤解:
1.比較安靜的孩子代表好帶養?
這是一個誤解。根據Chess和Thomas的研究,嬰幼兒氣質有九個向度,其中的「規律性、趨近性、適應性、情緒本質、反應強度」這五個向度被認為最可能影響親子關係的建立、社會化過程、行為問題的發生;依照養育程度的難易,大約可歸納為三種類型:
(1) 好養型:面臨環境的改變能夠迅速適應;相對來說,反應較好,有一定活動量,大多能展現出愉悅態度。
(2) 難養型:生理需求不規則,對於環境改變的適應能力低;面臨新刺激會退縮,甚至以激烈、負向情緒等來表現。
(3) 慢熱型:對新環境易退縮,需長時間才能適應;反應強度弱,活動量通常較低,且會表現出負向情緒。
整體來說,看起來很安靜、對人不理不睬的慢熱型孩子,反而不容易帶養。難養型和慢熱型約占25%,好養型占40%,另外35%為混合型。
2.孩子過度哭鬧一定是生病?
嬰兒的過度哭泣不一定是生病,有些是氣質的關係。嬰兒在出生後的前2-3個月,因為神經與腸胃發展尚不成熟 ,以及環境適應問題,常會哭鬧不安,但只要排除常見的生理需求以及可能的意外傷害問題,父母即可安心。只有一部分的嬰兒腸絞痛需要就醫(每天至少哭3小時、每週至少3天、並持續至少3個星期以上)。
面對哭鬧,父母會過於緊張焦慮,在門診時兒科醫師會鼓勵家長練習深呼吸以放鬆自己,或進行活動來轉移注意力,也可以暫時採取喘息策略找幫手照顧孩子;提升安撫嬰兒的技巧也很重要。
3.煩躁型的孩子長大會改變?
具有這種氣質最容易持續到更大的年齡,這些孩子也是最容易帶給父母巨大的教養壓力。小時候常被稱為煩躁的哭鬧寶寶,幼兒期則顯得很難被討好,容易突然暴怒,行為表現較為激烈、堅持,對於新的環境不容易適應。
這類孩子有部分會出現學校生活適應困難問題,常被老師抱怨不易與團體融合相處,通常也容易有較多的行為問題。
4.孩子氣質與心智健康無關?
這也是一個常見誤解。研究指出,孩子在早期就顯示出不同的氣質型態,一項針對165位具有抑制性氣質的14個月嬰兒(特徵是對於不熟悉的情境會表現出高警覺性、逃避反應,以及害怕的行為),追蹤30年的結果,明確指出他們會成為內向性格的成人,在社會性功能和以及心智健康上有較為不利的影響,例如:朋友較少、家庭互動不佳或有較高憂鬱的風險。以上研究發現,代表嬰兒的早期氣質對於社會情緒發展有長期的影響。
醫師小叮嚀:學習與孩子的氣質共舞
身為父母,要如何因應氣質,調整教養模式呢?建議您掌握以下重點:
1.藉由互動觀察來了解孩子的特性
只要多跟孩子互動,觀察他的情緒行為反應並回應,就能越來越了解孩子的特性,這種不必經由語言溝通的默契,我稱之為「親子的無線傳輸」,就像心靈感應一樣的奇特。
2.和醫師討論氣質行為或進行評量
不要以為只能和兒科醫師討論疾病問題。兒科醫師的診療終極目標,就在幫助孩子能夠和父母家人產生良好互動,有助於成熟發展。經由兒科醫師或臨床心理師等專業的協助,父母可透過氣質評量來了解孩子。
3.順應引導並排除不切實際的期待
語言有限的嬰幼兒常會以哭鬧和行為動作表達需求,但許多前因後果是可以經由觀察理解的。父母要避開讓孩子不舒服生氣的情境或活動,並應該先考量孩子的氣質特性來引導,過高而不切實際的期待會帶給孩子過大壓力,父母也會感到挫折。
4.父母先調適好自己的情緒行為
父母的行為表現是嬰兒最直接的模仿學習素材,因此要注意自己是否身心狀態良好,像是睡眠是否足夠?是否需要其他家人協助?是否對於嬰兒照顧出現負面情緒?……父母一定要照顧好自己,只要盡心做到能做的即可。
5.教養講求一致性,親子相互調適
研究顯示,孩子的氣質會影響父母的教養方式,而教養態度也會影響孩子的氣質表現。父母藉由自己的角色示範,幫助孩子調節他們的反應,也能讓孩子適應父母的教養方式,這是一種雙邊調適的過程,特別是對於難養型的孩子更為重要。此外,教養方式應盡量一致,如果有時過於寬鬆,有時太嚴謹,代表界線規則不清或沒有規律性,不知不覺會讓孩子在外和在家時成為兩面人。
參考資料: 美國兒科醫學會、PNAS雜誌、Encyclopedia on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