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郭孚(本書譯者、專業童書編輯) 風靡超過50年!五味太郎的創作魔法 《我是船》作者五味太郎是日本繪本界最具代表性且極富創意的傳奇人物,迄今已創作超過450本繪本,其中100多部作品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廣為流傳。其作品以鮮明的色彩與簡潔的構圖著稱,從平凡事物到抽象概念,總能在他筆下展現無限的創意與幽默,令人耳目一新。
1973年,五味太郎以《道路》(みち)出道,這本書透過純真的視角,描繪小男孩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各種道路,讓讀者感受到道路如何將人與世界連結。他的許多作品中都展現了「路」的概念。
無論是《小金魚逃走了》中的逃跑歷險,還是《窗外送來的禮物》的烏龍送禮過程、《巴士到站了》的沿途風景,或《兔子先生去散步》的路上標誌,無不充滿移動與變化的情境。不過,在他的新作
《我是船》中,故事主角卻遭遇了「無路可走」的挑戰。
小船的迷航與提問,觸及讀者對生命的反思
小船本來過著平靜而安逸的生活,每天漂浮於海面。然而,在與他人互動的過程中,小船逐漸被問題困擾「你從哪裡來?」「你要去哪裡?」這些疑問不僅讓小船陷入思考,也彷彿在拷問讀者自身的存在意義。這樣的提問與保羅.高更名畫《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的哲學命題不謀而合,觸及人類對生命本質的追問與反思。
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打破了小船原有的生活步調。他誤以為自己被救援成功,卻發現被擱置在陸地上。陷入絕望時,一個聲音提醒他「只要想的話,任何地方都到得了。」這句話激勵小船重新振作。
擺脫束縛,在冒險中尋找自我
小船勇敢地浮向空中,穿越山丘、田野與城鎮,展開一段超越自我的冒險。誰說船就只能浮在海上航行呢?這場旅程不僅讓小船重獲新生,找到了方向,也引導讀者思考:在面對困境時,我們如何突破內在的界限?
這本書通過小船的經歷隱喻人生,傳遞出「無需與他人比較,也不必與他人相同」的訊息。故事中,小船的探索象徵著擺脫束縛、尋找自我的過程,啟發讀者重新審視「失敗是否等於結束」「如何突破限制」及「何謂真正的自由」。這種跳脫框架的深刻洞察與五味太郎的創作哲學一脈相承,展現了他在藝術與人生上的智慧。
聚焦自我,在困境中重新掌舵
書籍的裝幀同樣別具匠心,由五味太郎親自設計,當包覆著書籍本體的黑色封套輕輕地滑動時,彷彿展現小船駛向大海的畫面。封套上的圓形開窗設計,則巧妙聚焦於故事的主角,並與最後「我就是我」的主題相呼應,提醒讀者將目光轉回自身,思索如何在困境中重新掌舵,開創新的方向。
每當舊路走到盡頭,就該勇敢換條新路。而在困境中,正是自創出路的最佳時刻。正是這份勇氣與開放的心態,讓他的創作靈感源源不絕,並保持超乎常人的創作力,成為一位如此多產的藝術家。五味太郎曾在訪談中提到「人無法在同一個場域待太久,必須要一直想接下來要往哪裡去。」
作為創作生涯50年的集大成之作,
《我是船》以簡單的敘事與深刻的寓意,帶來對成長與人生的啟示。這不僅是一部適合各年齡層的繪本,更是一段反思自由、方向與生命選擇的旅程。五味以其一貫的創意,邀請讀者從小船的故事,丟掉原有的執念,發現生命中無限的可能。
※本文為
《我是船》專家導讀文章
我是船(五味太郎出道50週年巔峰作)
我是一艘在水中漂浮前進的船,每天過得無拘無束、輕鬆自在,直到有一天……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