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樹》評審的話:渴望母愛的親情共鳴
更新 : 2025-05-13
十顆果實變成了十個媽媽,在小妖怪澆下水的那一刻,等待他的會是什麼呢?一個渴望母愛,在「得到」與「失去」中醒悟的奇幻想像童話。

文/王淑芬(兒童文學作家)
優秀的故事除了閱讀時帶來愉悅,更能在讀後迴盪出心緒與思索的漣漪,
《媽媽樹》便是一篇面面俱到、層次豐富的優秀童話。
小妖怪想要跟其他孩子們一樣,有媽媽照顧,一口氣如願得到媽媽樹上十顆果實變成的十位媽媽。起初,小妖怪享受媽媽們量多情深的照料,卻因不乖前科被眾媽媽指責,於是,負氣違反規定,媽媽們被他澆水變成了小樹苗。失去媽媽後的悔悟,讓他最後還是再得到一位媽媽。
從文學技巧言,選用「樹」做為媽媽,有著庇蔭與供給之功,是十分成功的象徵;樹的隨處可見與諸多益處,讓此象徵易懂、易接受。十位媽媽更說明了普天下的媽媽一人多角、宛如千手觀音,更意在言外的指出媽媽其實常分身乏術,成功的意象、合理的轉折,使得讀者願意認同。而貪心摘取所有果實,導致一顆意外滾走,也是極妙的伏筆。
十位媽媽的言行舉止,不論是家務、安慰、傾聽,甚至是指責,描述得極有畫面,所有親子互動的場景,呈現於故事線的每個細節裡,整體氛圍聚焦明確。隨著情節,像是走進每個家庭小劇場,如此熟悉,共鳴極強,但因為是以小孩的真實情感述說,所以並不陳腔老套。
比如一開始有媽媽就急著炫耀;被媽媽糾正便惱羞成怒的不要媽媽;失去後的故作堅強,再度得到的不敢置信;小妖怪的情緒起伏,在簡潔卻靈巧的文字裡,絕對能與全天下的親子們合拍有共感。
雖是修正行為的教育主題,卻以家家都有的小妖怪可愛面貌,加上流暢的敘寫,輕舟划過,抵達勸說之岸,故事好讀,且耐讀。
※本文為信誼出版
《媽媽樹》評審的話
.適讀年齡/5-10歲
.得獎記錄/第36屆信誼幼兒文學獎兒童文學組首獎
沒有媽媽,又常因惡作劇挨罵的小妖怪,如果有媽媽疼、媽媽照顧,他會心甘情願受管教,當個好孩子嗎?…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