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漸進預約子女財富~教孩子理財非難事

  前行政院長郝柏村曾表示他不會自己填表申報綜合所得稅,因為不懂又很難。我們週遭的許多親朋好友也都自承不會理財,並指出學校沒有教我們理財。其實國內所得稅申報已經比美國簡單容易多了,其他的理財事項也不難,學校沒有教理財舉世皆然,自己學會理財並不困難。當然,如果自小父母就能教我們理財,要讓我們一輩子理財得心應手,就不會是難事。
  教孩子理財可分為幾個階段,例如學齡前、國小國中階段、高中、大學等,我們現在來討論學齡前,也就是零到六歲這段期間,其中包括幾個重點:認識金錢、家裡的錢是怎麼來的、錢的用途、如何使用錢,以及零用錢怎麼給。

  前行政院長郝柏村曾表示他不會自己填表申報綜合所得稅,因為不懂又很難。我們週遭的許多親朋好友也都自承不會理財,並指出學校沒有教我們理財。其實國內所得稅申報已經比美國簡單容易多了,其他的理財事項也不難,學校沒有教理財舉世皆然,自己學會理財並不困難。當然,如果自小父母就能教我們理財,要讓我們一輩子理財得心應手,就不會是難事。
  教孩子理財可分為幾個階段,例如學齡前、國小國中階段、高中、大學等,我們現在來討論學齡前,也就是零到六歲這段期間,其中包括幾個重點:認識金錢、家裡的錢是怎麼來的、錢的用途、如何使用錢,以及零用錢怎麼給。
  一般來說,孩子到二、三歲時就能意識到有錢這種東西存在,所以這時候就可以教他們「錢是什麼東西」。

認識金錢

  這時孩子的抽象思考能力還待發展,所以要以實物來教他們認識金錢,也就是銅板和鈔票。方法是把現行流通的貨幣都攤開在孩子面前,告訴他們這就是錢,我們就靠錢去買東西過生活,例如:「弟弟的衣服褲子就是用錢去買來的,弟弟才有衣服、褲子。」
  這時的孩子還沒有計算的能力,所以只要讓他們知道錢有這麼多種就夠了,等到孩子上托兒所、幼稚園了,開始學習算術了,就可以教他們不同面值的錢如何互換,例如五個1元硬幣可換成一個5元硬幣、一張500元鈔票可換五張100元鈔票等等,讓孩子了解「金錢家族」中彼此的「關係」。

錢從什麼地方來
  告訴孩子錢的來源十分重要,長大後才不會亂花錢。父母要明白告訴孩子,爸爸媽媽的錢是花時間精神為人工作,人家給我們的,如果不為人工作,就沒有錢。這是要讓孩子知道,家裡的錢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別人平白無故給我們的,是要靠辛苦工作去換來的,希望孩子能珍惜父母的錢真的是得來不易。
  具體來說,可以帶著孩子到銀行走走,告訴孩子爸爸媽媽為人工作後,別人會把錢擺到銀行裡,我們就可以到銀行拿錢(可實際提款給他們),但有個限度,超過限度就不能再拿錢了。

錢的用途
  至於錢的用途是讓孩子知道,錢可以買我們生活所需的東西,實際帶他們去商店、賣場,以鈔票或硬幣買東西,讓他們看到一手交錢一手交換的情形,也就是以錢換物。在孩子尚未學到算術或不懂不同面值的錢如何互換之前,為避免混淆,要以正確的數目付款,不要找錢,例如13元的東西,就付13元,不要付15元再找2元,否則孩子會為「買東西還可以拿到錢」而產生混淆。
  當然,錢的用途不只是到商店買東西,舉凡所有生活所需和花錢有關的都可以隨時告訴孩子,這是因為付了錢才能取得或擁有。

讓孩子自己消費
  接下來該教孩子用錢。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孩子看父母用錢。也就是前面所說,父母在買東西時讓孩子在一旁觀看,讓他們了解購物消費的機制和過程,買賣雙方扮演的角色和各自做了什麼事。第二個階段是父母看著孩子用錢。也就是陪著孩子去購物,由孩子付錢,讓孩子實際學習用錢買東西,做對了,以誇讚鼓勵,錯了就協助更正。切記這時父母只是協助者角色,不要急著介入交易。第三個階段是孩子自己去購物,沒有父母陪伴。這個階段應該是孩子已懂得不同面值貨幣的換算和找錢,才不會吃了虧而不自知。

零用錢怎麼給
  最後談零用錢怎麼給。首先談什麼時候給,多大時給,我認為孩子有自我意識想擁有自己的東西時就可以給,這時可以給個意思意思,怎麼花可參照前述三階段去做。學齡前小孩零用錢以一週給一次為宜,選好固定時間(例如週日早餐後)給固定金額。除了讓他花錢之外,父母也可以自身示範,告訴孩子如何把沒用到的零用錢存下來,使用撲滿讓孩子感覺得到錢存下來,而且可以掌控,是相當不錯的做法。
  學齡前的孩子學習理財如果能做以上的重點,對孩子一生的理財教育,可以說已有了好的開始,對日後可有很大的幫助。

本文轉載自《今週刊》《子女財富種子》特刊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