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眼睛保健之道

「眼睛是靈魂之窗」,這是眾所皆知的。我們看到剛出生的嬰兒時,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那一對靈魂之窗,它們正常與否,相信是為人父母者所最關心的,

嬰幼兒期視力障礙之症狀與治療

●新生兒(出生一個月內)
新生兒眼睛尚未發育完全。雖不能看到這個彩色世界,但對外界光線的刺激,會有眨眼的反應,且兩眼應能自行張閉自如。此時。他們的眼睛也應是黑白分明,不會有紅腫充血等現象。新生兒的皮膚及眼睛都是非常的細嫩。只需用棉棒沾冷開水輕輕擦拭,即可保持清潔,切不可用鹽水或刪酸水等清洗,以免刺激它們而導致發炎。若是讓現新生兒的兩眼不能自然的張開。或是眼球不停地振動(可能是先天性眼球震顫),或是有不正常的幢孔(如白色撞孔)等異常現象,切不可以為長大些會改善,應儘快找眼科醫師檢查,以免影響其眼睛的正常發育。譬如「先天性眼臉下垂」表面看來雖然只是眼皮張不開,但事實上造成的卻不只是外觀上的不好看,其視力的發育更會受到影響而形成嚴重的弱視。尤其是早產兒之眼病變發生率較高(尤其是視網膜之病變),早期治療,才不致造成終身的遺憾。

●一歲內的嬰兒
一歲內的嬰兒,其眼球及視覺機能的發育最為快速。由於兩眼因視機能約在出生後六個月時發育完成。因此,在六個月前,若發現有斜視(姐"鬥雞眼j,可先找眼科醫師作初步的檢查,但不必太驚慌,須繼續觀察至六個月大時,若仍未見改善。則需遵照醫師指示。儘早矯正,才能使其兩眼的視覺機能得以正常地發育。
一般人常有一些傳統的錯誤觀念,以為小孩子有斜視,長大了就會好;或是以為斜視只是外觀上不好看。長大了愛漂亮時再矯正就好。殊不知這些觀念會延誤了治療的時機。有些斜視確實是長大以後會好,但這些是屬於「假性斜視」,也就是因為鼻子較寬或兩眼距離較遠等外觀之影響,使得兩眼看起來像斜視,但並不是真正的斜視,因此,需先找眼科醫師確定是「真斜視」或「假斜視」,才能預知長大後會不會好。其次是。斜視並非只是外觀上不好看。我們有與生俱來的雙眼,自然有其價值,使我們能成篇萬物之靈;我們所看到的世界是立體的世界,這就要歸功於我們的雙眼有單一視機能,也就是我們兩眼能同時看到一樣東西,不會有複視的現象。而斜視病人的兩眼卻失去單一視機能,他雖然是兩眼同時睜開看,但所看到的與閉上一眼看並無不同。這種視覺機能的發育在嬰幼兒時期最重要。若在此發育期間未能矯正,待長大後再矯正。就只能達到外觀上的改善,無法改善其視覺的機能了。

●一歲至三歲幼兒
一歲至三歲的幼兒,由於會爬、會走。所接觸的環境也隨著擴大,眼睛受感染與受傷的機會也相對地增加,因此,須儘量保持其雙手的清潔,並且養成不揉眼睛的習慣;同時。要避免接觸尖銳、易碎之物品或玩具,以保護眼睛。
隨著視力發育的漸趨進步。這個階段的幼兒對外界事物的好奇與興趣也隨之提高,例如對電視很有興趣,這時就必須注意讓他和電視保持一定的距離與姿勢。若.他總是靠近電視,就須區分是由於好奇或視力不良,如果將他帶到正確的距離,他仍可繼續觀看而無困難,則表示好奇心趨使他靠近電視;如果不是,那就可能有視力障礙的問題。如果孩子看電視時,經常出現下正常的姿勢如:歪頭、偏頭、隧眼等,均須儘快找眼科醫師診察,因為,小孩子並不會告訴你「我看不見」,必須靠我們去察覺。

●三歲至六歲幼兒
三歲至六歲的學齡前兒童,最適合作眼睛之健康檢查。由於三歲以上的小孩智力發育到一定程度,加上父母親的指導,大部分可作一般的視力檢查,測出其自覺視力的好壞;並且較能與醫師合作。可作較準確的檢查(例如:弱視、斜視等特殊檢查),而得到正確的診斷。

正常視力發育大約至六歲可完成。在視力未發育完成前,可塑性較大,早期矯正,治癒的希望較多;在尚未正式入學前,沒有學業上之壓力,也較有充裕的時間接受治療。

總之,嬰兒的眼睛保健是刻不容緩的。由於嬰幼兒本身較脆弱,又缺乏自衛能力,處處都需靠父母親的悉心照顧與觀察,若是發現有任何異常,千萬不可以為長大了就會好,或想著等長大些再看醫師。錯過了出生至六歲「眼睛發育的黃金時期」,可能就失去了治療的時機。並且,嬰幼兒不會主動訴說其眼睛的不舒服或障礙,父母親除了須提高警覺外,學齡前幼兒眼睛的健康檢查更是不容忽視的。我們建議:正常的嬰幼兒在三歲時,至少須作一次詳細的眼睛檢查。早產兒則更須提早在一至兩個月大時就接受眼科醫師的檢查,且須依照醫師之囑咐作定期之檢查。

弱視與鼻淚管狹窄之治療
●弱視
乃指眼底檢查所見者為正常,但視力卻有明顯減低現象,它和嬰兒或幼兒之斜視有互為因果關係,但因弱視患者本身眼睛不會紅腫、疼痛。小孩子又一向不自覺。常為父母所忽略,等到長大入學以後學校檢查視力時,病症才被發現,適當之治療時機已被延誤,有些已形成弱視,無法挽回,造成永久的視力障礙。一般若能在6歲以前提早發現加以治療,效果不錯。一般療法係採用遮住正常眼睛,讓小孩盡量用弱視眼看東西的方式。

●鼻淚管狹窄
在嬰兒期常因鼻淚管狹窄而使嬰兒淚汪汪、眼屎很多,和青光眼或結膜炎症狀類似,一般要6一8個月,症狀才會慢慢改善。父母可幫寶寶從下限臉沿鼻樑邊按摩。每天十幾次。以加速鼻淚管暢通,如6一8個月大症狀仍未改善,則須看眼科大夫,施以淚管穿樑術。又因鼻淚管不通很容易造成細菌感染而發炎,出現膿樣分泌物,此時就要請醫師給予適當的抗生素治療。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