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過了寒冬。終於又大地春回,天氣轉暖了。有些傳染病卻會在冬末春初時節特別活躍。造成或大或小的流行、尤其對嬰幼兒情有獨鍾。以下就將這類容易在冬末春初使嬰幼兒感染的疾病,逐一作概略的說明,作為家長們防範嬰幼兒感染的參考。
麻疹
美國在一九六三年實施全面麻疹預防注射以後。麻疹病例即驟然下減。國內麻疹預防注射雖也推行多年。但每年仍有不少嬰兒罹患麻疹。
麻疹的傳染力極強,如果未曾感染或末給予預防注射,感染率約有百分之九十左右。其傳染途徑是經由患者咳嗽或噴睫時的飛沫,或直接接觸患者鼻咽分泌物引起感染。主要症狀有高燒(約持續一週)、咳嗽、流鼻水、結膜炎,以及三至五天的蔓延性全身皮疹。
麻疹的預防工作需分兩方面進行:
1.預防注射:國內小兒科醫學會建議,十二個月大的嬰兒應接受預防注射。若是在此之前遇到流行期,可讓孩子提前於九個月大時接受注射。等十五個月大時,再追加一次。
2.接觸患者後的預防措施:嬰幼兒若是無意間接觸到病患,可視情況即時給予預防注射或先給予注射免疫球蛋白、以後再給予預防注射。
德國麻疹
自一九四四年以來,臺灣地區約每隔十年即發生一次德國麻疹的大流行。最近一、兩年來則間歇出現。成為地區性流行的疾病。目前國內成人約百分之八十感染過此病,體內存有免疫力。至於嬰幼兒,除了初生三個月內,體內還留有得自母體的抗體。能免於感染外,稍長的嬰幼兒絕大部分沒有抵抗力,所以一旦接觸患者,就很容易受感染。
嬰幼兒感染德國麻疹後,會有三天左右的紅疹、淋巴腫大,或微微發燒。未曾感染德國麻疹的孕婦需要與罹患此症的嬰幼兒隔離,以避免易引起胎兒畸形的先天性德國麻疹症後群。
自一九六九年以來,美國等先進國家即已實施此症的預防注射。約有百分之九十六的效果。目前國內也有此種預防注射。可於一歲以後與腮腺炎(或麻疹)合為一劑注射。
流行體腮腺炎
俗稱「豬頭皮」。症狀除了有數天發燒與不適外,主要會有單側或雙側的耳下方腫大(即耳下腺炎)。有時會導致下顎腫大(即領下腺或舌下腺發炎);此外,還容易併發腦膜腦炎(即同時發生腦炎和腦膜炎),有時還會引起胰臟炎、副睪丸炎或卵巢炎。目前國內已有此病的預防注射,可在一歲之後與德國麻診(或麻疹)疫苗合為一劑。
水痘
患者會有一至兩週的發燒,及典型的丘疹、水疤與肺皮,患處較集中於軀幹。防範之道在於避免接觸患者,以免受患者飛沫及水痘水泡內液體的感染。
值得一提的是,多方醫學報告顯示,水痘患者不宜使用阿斯匹靈退燒,以免引發死亡率極高的腦性病變-雷氏症候群。
細支氣管炎
此病主要是由呼吸道結合體病毒引起的,好侵犯兩歲以下的嬰幼兒。患者會有嚴重的咳嗽,似氣喘的哮鳴與呼吸急促;有時還會併發肺炎與呼吸衰竭的症狀。目前並無適當的預防注射,最好的防範之道就是避開感冒患者,因為此病是經由病毒污染的手或飛沫傳染的。
皮膚細菌感染
由於天氣轉暖,嬰幼兒皮膚也較易因細菌感染而引起癬子、廉瘡、膿痂疹等皮膚病。預防的方法是要經常剪短嬰幼兒的指甲,並H每天以肥皂洗澡。
庖疹性咽峽炎及手足口病
這是由A群克沙奇病毒感染所引起,常呈季節性的流行,主犯咽頭、前咽門柱、扁桃腺咽門部。會出現繞以紅暈之1~2mm的水庖,2~3天後水庖破裂而留下灰白的潰瘍。
主要症狀為高燒1~4天,伴隨喉嚨痛、嘔吐、食慾不振、倦怠、幼兒常口水直流。由於A群克沙奇病毒有很多種類,所以小孩得了咽峽炎後並沒有免疫力,常會得了再得。若是被克沙奇A-5、A-10、A-16病毒感染時,則除了口腔以外還會在手掌、腳掌或臀部出現小水庖,此時稱「手足口病」。
治療原則以症狀治療為主,可以給病童止痛解熱劑,並吃些冰涼的流質食物,一般約5~7天會自行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