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單獨睡好嗎?
更新 : 2021-11-30
有很多人以為,和大人同睡並沒有什麼不好,會讓孩子有安全感,容易保暖,也不會感冒,晚上照顧起來又比較方便。但以長遠眼光來看,讓孩子從小養成單獨睡的習慣,會有一些優點:
讓孩子獨睡的好處
1.個性可能比較獨立
獨睡與否並不是影響孩子獨立的主要原因,但讓孩子養成從小獨睡的習慣可能比較不會「黏」著大人。另外,他想要什麼時候睡覺,隨時都可以去睡,不會有恐懼感或要人陪伴的依賴習慣,可以養成獨自睡眠的習慣。萬一大人不在家時,他不會因為害怕而不敢單獨去睡。
2.可以擁有自己的空間
他可以擁有自己的一個小天地,有一種不被干擾、屬於他的祕密的感受。同時,他也可能睡得比較好。有充分睡眠,精神飽滿之後,就不會因為睡眠不足而容易哭鬧,或影響學習習慣。
從發展方向來談
通常,孩子出生後還不會認生,所以很適合讓他養成單獨睡的習慣。但是,為便於照顧,可以另備一張小床,將孩子放在房間裡就近照料。這樣一來,母親可以隨時留意到孩子的反應,也可以避免因同睡而壓到孩子,母親本身的睡眠也不會受到干擾。
假如孩子周歲後,還沒有養成獨睡小床的習慣,到一、兩歲時,從他的強烈的怕被分離的情緒表現中可以看出,他對母親依附得很緊,如果想要在這時開始訓練他獨睡,恐怕就比出生起便訓練要困難些了。這時如果過分勉強或急忙地將孩子分開,可能會引起一些不太理想的反應,不如從養成定時睡覺的習慣開始訓練他逐漸獨睡。
二到四歲時,正是孩子好奇、好動、最活潑的年齡,如果他願意,可以開始訓練他單獨睡。不然,還是和兩、三歲時同樣,從培養他定時睡的習慣開始,訓練他逐漸獨睡,千萬不要操之過急。
五歲時,因為他已經上幼稚園或將要上學了,也比較懂事些,似不宜再和父母同睡,所以,如果房間數許可,讓他有個單獨的房間,最好訓練他不和父母同睡。如果沒有,可以訓練他和同性手足或其他大人同房分床而睡。
如果到了五歲時,孩子仍不肯分床,這通常是母親本身過於焦慮的緣故。例如︰擔心看不到孩子時,孩子會踢被、著涼、夜驚、夢遊等。這些都是小孩常見的現象,母親不用太掛心。
其實,行為科學界至今仍爭論「與父母同睡」並非主要問題,如果「同睡」是父母過分關照、過分焦慮,以及孩子過分依賴的結果,那麼,很可能就會影響到孩子的人格發展了。
及時訓練獨睡習慣
如果孩子已習慣和大人同睡,那麼,父母可以配合孩子的發展及個性,使用孩子聽得懂、能理解的語言來解釋,可慢慢引導孩子養成獨睡的習慣。
1.儘量鼓勵他單獨睡,而且配合他的安全需求,提供一些設備,如告訴孩子︰「這是你的房間,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小床、小燈等來布置……」。
2.陪伴在他的房間裏,講個故事或放錄音故事和音樂等(最好是他從小就聽過、很熟悉的柔和優美的睡眠音樂),那麼他就會很快地睡著。而且,最好經常換方式,有時講故事,有時改放錄音帶,以免有時父母沒空或不在家時,又行不通了。
3.事先講好︰「你可以睡在媽媽的床上,可是等你睡著以後,媽媽就會把你抱回你的房間哦﹗」讓他有「醒來時,是在自己的床上」的心理準備。
4.以間歇性削弱的方式來引導︰「你可以再睡幾天,等到日曆上的那一天或生日來臨的那一天,就必須睡自己的房間哦﹗」跟他勾手指言定。或「你在自己房間睡一個禮拜,再到媽媽那裏睡一天。」……等。那麼,即使孩子再耍賴,也總有慢慢改變過來的一天。如果以上方法都行不通,只好聽其自然,等他再大一點,再鼓勵他獨睡。
如果父母實在放不下心,可以採用漸進方式,試著分床後,慢慢地把小床遠離,最後再隔開,以鼓勵孩子單獨睡。而母親可以在他感覺到的附近活動或工作(不一定要在同一個房間或床邊陪他,以免他依附或不睡),讓他有安全感,不會害怕,這樣慢慢地他就會睡著了。附帶要父母留意的是,孩子可能裝睡,也可能睡後突然驚醒,事前就要讓他知道父母就在那兒,這樣可以減少他半夜醒來時,找不到父母而引起的恐懼和不安全感。
無論孩子是一出生就在單獨的房間睡覺,或後來才分開睡,父母都要特別注意房間內的安全,舉凡針線、樓梯、電化用品、插座、熱水容器、不必要的藥品,或可能傷害到孩子的物件,都必須遠離孩子,或設置安全措施,以免造成意外或危險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