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會坐了,探索的世界也變大了,爸媽在為寶寶的健康發展高興之餘,可以主動的協助寶寶,促進他肌肉動作的協調與對環境的認識喔。
七、八個月大的小俊已經能靠自己的雙手支撐,獨自坐幾秒鐘,趴著時還會匍匐前進或後退,媽媽高興之餘也發現,小寶貝因新能力的發展而更有自己的主張,光是「換尿片」一事,媽媽就要和他奮戰許久,因為每次將小俊平放,他便會掙扎著要改變姿勢努力的想要練習新學會的技能。有一回媽媽將小俊斜放在沙發上,掀開尿片時才發現忘了拿面紙,沒想到才剛轉身離開,小俊隨即翻落沙發而哇哇大哭,媽媽為此還心疼許久。由於這次的教訓,媽媽瞭解到小俊已經可以坐著探索他周遭的環境,比起躺著時有更寬闊的視野,也有更多機會與外界的人或物接觸,但也因為這樣的改變,提醒媽媽對居家安全的顧慮。
促進坐姿的良好發展
常聽人說「七坐八爬」,嬰幼兒從出生到七個月大可以獨坐,這段時間對寶寶而言,是神經肌肉骨骼發展漸漸趨於成熟且相互協調的歷程。
●如果您試著將您一個月大的寶寶拉離床面,他的頭會因無力撐起脖子而完全往後傾,當寶寶被您擺成坐姿時,他的背部會整個弓成圓弧狀。
●兩個月大的寶寶被抱起時已經稍能控制頭部,而且可以短暫坐在床上,但身體會一直往前傾。
●三到四個月大時,頸部脊柱彎曲的弧度在這時形成,您偶爾可以讓寶寶俯臥一會兒,訓練他頸部肌肉的持續力。
●四個月大時,腰部脊柱的弧度在此時形成,開始能夠坐立,但仍不宜久坐,此時寶寶仍無法穩住上半身,身體常有前屈或後傾的情形,有時頭部甚至會整個貼近地面,父母應盡量避免這種狀況,因為很容易造成嬰幼兒頸部肌肉或骨骼的傷害。
●六個月大以後,您可以偶爾將寶寶擺成坐姿,輕輕扶著寶寶的腰跟肩,或將手放開擺在兩旁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