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狗兒稱兄道弟的孩子~自我的發展階段

  孩子為什麼會跟動植物稱兄道弟?又為什麼會跟椅子、石頭講話呢?這種情形正常嗎?成人需要立即糾正孩子這樣的行為嗎?還是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現象而已呢?

  以下舉出三個日常生活中會發生的例子︰週歲的小芸正學走路,一不小心撞著椅子,跌坐地上哭了起來,奶奶連忙抱著安慰,還猛打椅子說︰「椅子壞壞,椅子不乖,欺負奶奶的心肝寶貝。」只要天晴,媽媽都會帶兩歲半的阿德到附近公園散步,阿德到了公園,第一件事就是「問候」,「公園你好﹗大樹你好﹗椅子你好﹗石頭你好﹗溜滑梯你好...﹗」玩夠了,還得一一再見才肯回家。快三歲的廷廷拿著沒吃完的雞腿,跟著爸爸走出保母家,巷子裡的大白狗緩緩隨著廷廷的腳步,廷廷轉身對大白狗說︰「哥哥還沒有吃好,等一下再分你。」

  在孩子的世界裡,是什麼因素讓他和動物也稱兄道弟?縱使動物和植物是有生命的,但是,為什麼會覺得椅子、石頭也有生命呢?

「自我」的發展歷程
  孩子在發展上會經歷自我中心強烈的階段。其實,自我的發展可以讓一個人對自己產生良好的認知,進而由「我」,拓展與「別人」的關係及瞭解兩性等,所以「自我」的發展是很重要的。一歲左右的孩子,對鏡中的影像會有反應;兩歲左右的孩子,喜歡和別人唱反調來維護他的自我;接近三歲的孩子,則已經愛好在扮演遊戲中表現自我,或誇耀自己的獨立、能幹,例如︰「我自己泡牛奶。」「看,我自己蓋的房子。」這一連串的舉動都顯示孩子的自我在增進。

  心理學的研究指出,自我發展是從意識到自己身體的存在、認識身體的特徵開始的。當幼兒逐漸發展自我時,其情緒表達也日漸複雜而有組織,他看到小姊姊哭了,會用手輕拍表示安慰,而生氣時,也可能任意破壞東西。隨著語言表達能力增進,孩子會使用「你」「我」等代名詞,但一直要到三歲之後,幼兒才開始漸漸了解人我之間的區別。

建立生活規範不忘情意教育
  由於幼兒凡事以自我的角度出發,擬人化的事物較容易被幼兒接受,父母固然可以善用這個特質來引導孩子建立生活規範,但千萬要珍視其中的情意教育,比如說︰教育孩子收拾玩具時,告訴他玩具找不到家會難過,要他把玩具送回家(玩具箱)。當我們這麼做時,除了期望孩子學會收拾玩具外,不妨認真地與他一起體會送玩具回家的心情,以及對玩具道再見、說晚安的心意。

  帶著一顆童心觀察孩子的言行舉止,我們會發現,孩子和動物稱兄道弟的舉動並不幼稚;當大人能從孩子的角度認同他的感情時,孩子也較能以愛來關照周遭的人、事、物。

  儘管大多數兩歲的孩子還不能明確分辨人和物、有生命與無生命、真實與假想,我們亦無需擔心將來他會變成糊塗子女,成天說夢話。一個兩歲的孩子可能著迷地在臨睡前向所有的玩具道晚安,這種行為在發展上是階段性的,過些時候,他不會再玩這種遊戲,只會和爸媽道晚安了。偶爾,他心血來潮,或許還會對心愛的玩具熊說說話罷﹗

進入萬物有情的世界
  文人雅士的筆墨中,山水會呼喚,花草會傳情;為孩子而寫的故事書或卡通裡,動物會落淚,湯匙會歌唱。這樣的世界是有感情的、動人的,孩子從小就已經走在這條萬物有情的路上了,父母們可得回頭緊追。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