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父母都會有這種感受,就是看著孩子的笑容,一身疲勞似乎立即消失。孩子的「魔力」究竟來自何方?孩子最可愛的時候就是他臉上展現笑容的時候了。
「笑」對幼兒的幫助
幼兒笑的時候,不用說,他是表現舒適的情緒,但除了讓別人覺得可愛之外,還有一些很重要的意義,我們先看看笑容對幼兒本身有什麼幫助。
著名的兒童發展心理學家Hurlock博士曾集合一些資料,作出下述的結論︰幼兒的笑容反映出他的喜悅,這種氣氛帶給幼兒一種很有利的生理狀況。愉快時,肌肉通常較放鬆,幼兒容易學習或表現技巧性的活動,而愉快的幼兒也較有足夠的動機去作最佳的表現,因此笑容可以使幼兒對自己滿意,建立良好的自我影像,且較有自信。
在社會發展方面,笑容能吸引別的幼兒(與大人)的注意,鼓勵大家互相表現包含愉快氣氛的行為,帶有笑容的幼兒常是在幼兒F中活動的催動者,也常因而成為孩子頭。這兩方面的活動將促進幼兒對自己的滿意程度,轉而增強對自己的信心。
可見幼兒們的笑對他們本身的發展有很大的助益。為了確知幼兒們為什麼會笑,用以提供養育幼兒的大人們一些可能的、有益的原則,來幫助幼兒的發展,心理學家們作了進一步的努力。
幾個研究實例
華生(Watson)博士觀察三、四個月大的嬰兒發現︰如果大人們每當嬰兒睜大眼睛時,抓一下他的鼻子;或每當嬰兒搖動小腦袋時,振動幾次膝蓋讓他跳躍,或每次在他發出聲音時就跟著出聲;連續幾次做下來,嬰兒便會在該情況中很快地增加笑的可能性。似乎有這樣的一種原則存在著︰如果嬰兒的某一種行為固定地與大人們的某一種行為相連接著出現,他便漸漸能發現這種連接的性質,亦即他發現在該情況下,他的行為的意義。「發現」的同時,他笑了。
為了驗證上述的原則是否成立,華生博士進行了一連串的實驗。首先他發現,在二、三個月大以前,嬰兒很少出現上述的情形,這是因為此時嬰兒的運動(Motor)發展尚未成熟到能順利地重複某一種行為的緣故(如睜大眼睛等行為),同時他的記憶系統也不夠用。三、四個月(約十四星期)大的嬰兒才開始有這種可能性。
另一方面,華生博士還發現,與嬰兒的臉成平行方向的「臉圖形」比與嬰兒的臉成九十度垂直或一百八十度倒反的臉圖形,更容易引起嬰兒的笑。進一步的實驗研究說明了這並不是因為母親餵奶或照顧嬰兒時,臉一定與嬰兒的臉平行,使平行的臉圖形帶有「好的報酬即將出現」的意義,而是大人們準備與嬰兒玩的時候,經常都是保持這種姿勢,嬰兒發現這種「連接性」,所以他笑了。
與重複和經驗有關
從這類研究結果可以看出來︰即使是三個月左右的小嬰兒,當他「知道」他周圍世界的某種規則性時,就會表現出較舒適的表情。如果他更進一層發現他的某一行為與外在刺激的某種轉變有連接,笑容就出現了。反過來說,如果他的某一行為有時候與某一外在刺激的轉變有關連,有時候卻沒有,那麼,他不但不會出現笑容,甚至還會哭起來。
越是小的嬰兒(約三個月大)越需要經驗較多次數,才能發現他的行為與父母親的行為有關。有兩種要素需要注意︰「重複出現」與「固定不變的一致性」。
能引起笑的親子活動舉例
根據美國一組研究者研究結果,發現下列十一種活動最容易引發嬰兒的笑容(但是不是絕對的)︰
●引起四、五個月大嬰兒笑的活動,最好(即最容易引發笑容)的有︰
(1)將嬰兒輕輕地高舉至大人的頭部,然後吻他的肚腹部。
(2)將嬰兒放在地板上,大人先引起嬰兒的注意,然後口中一面說著︰「捉、捉、捉(或追、追、追)」,一面忽快忽慢地向嬰兒爬過去。
(3)對著嬰兒發出「澎、澎、澎」的聲音,由低沈且慢的節拍開始,然後突然拉長並連續提高聲音。
(4)嘴裹發出類似「普--普--迪」的聲音,聲音結束的同時做出搔癢(搔胸腹或腋下)的動作。七、八個大的嬰兒還可以加上︰
(5)讓嬰兒注意你,然後以兩隻手指做走路狀,漸移向嬰兒。快接觸到他時,手指突然跳到嬰兒的胸腹部輕輕地壓觸一下(做的時候,如果加上類似(3)的聲音,效果更好)。
(6)拿條絨線或布條讓嬰兒抓著或咬著,然後輕輕的拉幾下,假裝要將它拉過來。
(7)─以手掌、一塊板、一塊布或一張紙,遮住嬰兒的視線一、二秒,再突然移開,口中並發出類似「喵」的聲音。
(8)在嬰兒面前約半公尺處正視著他,在他也看你時,突然用力的搖晃幾下你的頭。八、九個月之後,嬰兒會爬、會扶著走,能引起他笑的活動就更多了︰
(9)跟在嬰兒後面爬,故意誇張地表示你在追他。
(10)躺下來,將嬰兒舉成與地面平行,臉向地板或向著你的臉,然後左右搖晃他的身體幾次。
(11)將嬰兒放在膝蓋上上下振動,或幫助他,讓他自行上下躍動。
「笑」的意義
兩歲以下幼兒的笑,除了反應出本身的愉悅狀態之外,更要緊的是反應出他們對環境的認知,也就是說,「外界」對他們而言,變得有意義了。兩、三歲以上的幼兒,他們的「笑」漸漸接近大人們的「笑」,開始具備更多的功能。
*笑,本身就是一種遊戲,散發出個人的精力、能量,使個人感到愉快、興奮。
*笑,可能是一種口頭上的邀請,表示︰「請你(們)加入我的遊戲,好嗎?」
*笑,透露出「親密」、「好感」與「安全」的訊息,脫開抑制,拉近彼此的距離。
*笑,可以解除「尷尬」與「緊張不安」的狀態。
*笑,表示「優越」,內心蘊涵著「我比你好,比你高明,比你強」等意思,有時甚至帶
貶抑對方和諷刺的意味。
一個實例
我們若想鼓勵二歲至五歲的幼兒多活動,最好能先了解他們的「玩」的特性。
這個年齡階段的幼兒,他們的玩主要包含三種成分︰幻想、模仿,發現新的事物或現象。兩歲多的明吉,拿著一塊長方形的厚紙板(這是菜刀),在前前後後的磨(切的動作)幾張不規則的紙片(菜)與一個圓筒形的積木(可能是肉)。突然間,他的手指壓到圓積木的一端,積木啪地一聲掉了下去,在地上以相當快的速度旋轉著,明吉專心地看著它漸漸變慢、滾動,然後停止。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裹,你可能看到他一再反覆地按壓那積木,看著它轉動、停止。整個過程中,夾雜著他的叫喊、喃喃自語和笑。
開始時,明吉模仿著母親切菜、切肉的動作。用他的幻想,他將厚紙板當成菜刀,紙片當作菜,積木當作肉。而在下一瞬間,他一旦發現新的事情,便立刻終止前面的遊戲,開始「實驗」新的活動,「了解」新的現象。
因此,我們若想鼓勵幼兒多活動,最重要的是要多準備一些富有創造性,而沒有危險性的材料(如不規則的木塊、紙片、大小形狀不同的盒子、塑膠片、塑膠杯、塑膠瓶等),然後讓父母的幻想與幼兒的幻想溶合在一起。例如在明吉所做的活動中,開始時父母可以關心的問一聲︰「你在煮飯啊﹗今天有什麼菜?」
成人的參與
幼兒們會在有限的空間裹,運用一些材料來進行他的創作,我們若能跟著他們一起創作,自然就會出現歡樂的情景。
狄恩和傑西德的資料指出,隨著年齡漸長,幼兒們越容易在與別人互動的情況下展現笑容。從這項發現我們可以作第三種引申︰幼兒們越來越需要人們參與他們的活動。參與幼兒的遊戲,將會使幼兒有更多感覺愉快的機會,轉而使幼兒有更強的生活信心,促進幼兒情緒上的平衡發展。
筆者確定︰讓幼兒有一個好的發展比發現「有問題」之後再去處理,要重要得多。平常父母親總是在幼兒哭鬧時,才多給他一些關注,而當幼兒不吵不鬧、自己玩的時候,則常常是大人們做自己事情的「好時光」。事實上,幼兒不吵不鬧時,很可能就是父母親幫助他成長的最好機會。或許會有母親雙手一攤,說︰「我有多少家事等著要做啊﹗」筆者也很清楚這一點,但是,我們可以嘗試做兩項思考︰
(1)真的無法分身嗎?或者無法讓兩種活動一起進行嗎?
(2)到底哪一項工作比較重要?
幼兒有了好的底子,在碰到挫折、困難時就比較能自己處理,父母親在幫助幼兒把底子打好的工作上是責無旁貸的。